难道荀令君一定要坐视天下混乱不可终日,只为名存实亡的大汉继续延续,就不顾百姓受苦吗?!
为了荀氏博一个忠君爱国的虚名,就让百姓们继续做牺牲品吗?!
是非对错,千百年后,后世自有公论!”
面对楚云接连不断的厉声质问,荀彧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他当然不是楚云所说的那般恶劣。
但荀彧也不得不承认,因为没有亲身经历和体验过最底层百姓们的艰苦日子,他确实忽视了战争对百姓的伤害。
某某地发生战事,百姓人口锐减几十万,从数据上看,仿佛只是大笔一挥,就得出了结果。
可那死去的数十万人中,每一个都曾有姓名,有家,有在世间存在过的痕迹。
这是没有亲自体验过,就永远无法感同身受的事。
荀彧必须承认,能终结当前乱世之人,非曹操莫属。
而曹操顺利称王,对他加快一统天下,只有好处。
乱世的终结,确实是天下万民的福祉。
只是过去的他忽略这一点,只一心想着复兴汉室,让一切回到天下大乱之前。
可是现在转念一想,汉室的堕落可不是一朝一夕那么简单。
就算曹操能效仿范蠡,这天下最后重归汉帝的手里,百姓真的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吗?
谁知道会不会再度上演外戚与宦官间的争斗,又是买官卖官,又是农民起义?
就算曹操肯还政于君,满朝文武,又有谁会答应呢?
到时候飞鸟尽良弓藏,有多少为平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朝廷栋梁,会惨遭清洗?
包括曹操在内,有几人能得善终?
荀彧终于换换意识到,他所希望看到的,不过是个过分理想的幻景。
而楚云口中所描述的,才是一直以来,百姓们经受的血淋淋的现实。
沉默一直持续了很久,很久。
楚云没有催促,而是静静等待着荀彧将一切都消化。
终于,荀彧合上眼,一声长叹之后,缓缓开口。
“将军的意思,我明白了。”
像是一念之间有所成长般,荀彧仿佛下定决心,道:“主公的称王大典上,我会出席的。”
仅仅一句话,象征着荀彧已经放下了在心中根深蒂固多年的执念。
“谢荀令君,如此,天下幸甚,万民幸甚。”
“是我该多谢将军才是。”
看着相互道谢的二人,荀攸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并暗中向楚云递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如果不是楚云来得即使,劝阻荀彧,说不定荀彧就会跑到曹操面前大闹,坚决反对称王之事。
到时候,事情会发展到怎样的地步,没人能猜得到。
“车骑将军,公达,谢谢你们今日前来宽慰我,不过时候不早了,我也有些累了,今日不妨就到此为止吧。
改日,我必亲自登门向将军道谢!”
荀彧堵塞多年的心终于舒服多了,但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身心俱惫之感。
今日,因为曹操意欲称王一事,荀彧已经太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好,既然如此,就请荀令君好生休息吧,我就不多打扰了,告辞!”
说着,楚云拱了拱手,道别之后,转身就要离开。
荀攸见状,也嘱咐荀彧注意身体好生休息,就随楚云一起离开了荀彧的府邸。
出了府邸大门,没走几步,荀攸就像楚云鞠躬行大礼。
“多谢车骑将军,救了叔叔一命,更是挽救我们荀氏免遭大祸!”
与荀彧不同,荀攸要识时务得多。
他很清楚,楚云今日特地来次,就是专程要拯救荀彧的。
“公达先生言重了。”
楚云摆摆手,没觉得自己做了多么了不得的事。
“不过,说起来,在下也没想到,原来将军当年出身寒苦,也是历经艰险,才有今日成就!
我在曹营当仓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