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想了想,率先开口道:“主公,刘备现在客居荆州,为刘表看家护院北拒曹操,又与刘表属刘氏同宗。
属下以为,他是不会轻易背叛刘表,而选择与主公您联手的。
至于他所说的孙辅有意叛变之事,大概也是一派胡言,只为离间主公与孙辅太守之间同族兄弟的感情罢了!
主公莫要为外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难道您宁可相信一个假借汉室宗亲之名,整日朝秦暮楚摇摆不定的无信小人,却不愿意相信同族兄长么?”
作为名士,张昭年少成名时,就眼高于顶,天下英雄很少有如得了他法眼的。
朝廷的招揽,他不屑一顾,陶谦推举他到其手下为官,张昭也果断拒绝,为此还得罪了陶谦,尝到了牢狱之灾的滋味。
因此,对于出身卑微的刘备,张昭不但毫无半点好感,对刘备近年来的所作所为,他更是极为不齿,因而在发表此事的看法时,也难免带了个人的成见。
张纮听闻张昭的言论,不敢轻易下判断,还在细细思量着。
孙权则是觉得张昭的话有几分道理,却又总觉得哪里不对。
少顷,张纮看了一眼张昭,又叹了口气,才缓缓开口。
“主公,我倒是觉得,客观来讲,我们不应该过早对此事下结论才是。”
“子纲先生此言何意?”
“子布先生的话,确有几分道理,但属下觉得,我们且无需考虑刘备的真正立场和用心,只需要先去着手确认事实就好。”
“事实?”
兴许是近几日太过劳碌,孙权的脑子一时之间有些反应过不过来。
“不错,孙辅为主公堂兄,官居一郡太守,在江东可谓位高权重!
无论他有意叛乱之事是谣言还是事实,主公都不妨暗中派人着重调查,相信此事若是真,一定还没有走漏风声!
若是假,主公也好得个安心。
而且,若确有其事,刘备特地致书提醒主公,那么其与主公联手的诚意,也就尽含其中,反之,若此事不实,则如子布先生所言,刘备是心怀叵测,有意离间您与孙辅二人的兄弟感情!”
与张昭带有个人主观想法的见解不同,张纮的言论明显更中立也更可靠。
闻言,还不待孙权开口,张昭就主动道:“主公,方才在下一时有失偏颇,还请主公恕罪!
听子纲一言,在下也认同他的看法,还是经过查验后,才能得出真相。”
尽管张昭先前的言论过于武断,但孙权没有怪罪于他的意思,见他这么果断承认错误,孙权更是心中欣慰不已。
“子布先生哪里的话,人非圣贤,一时失言又算得了什么?
只是既然二位先生意见相符,那我就依二位的意思,立刻派人前往庐陵郡,对孙辅近日的所作所为仔细查探。
至于那位刘备的信使,就暂且留他多待几日,等庐陵那边得出结果,再让他回复刘备也不迟!”
孙权理清思路,理智地决定道。
对此,张昭与张纮对视一眼,二人异口同声道:“主公明鉴!”
——
远在庐陵的孙辅根本没想到自己的计划早已走漏了风声,还加紧对反叛江东,勾结曹操一事做着准备。
结果四日之后,他写下一封书信,派信使渡江北上,送往许都交于曹操之手,企图以现有的资本,从曹操手上捞得更多的官爵等好处。
但他哪里会想到,庐陵内外各郡县早就是风起云涌,这信使还没离开庐陵地界,就被孙权派去的轻骑兵给盯上并当场生擒。
从他身上搜出的书信被交到孙权的手上,孙权认得孙辅的字迹,见到书信之上的内容后,是勃然大怒,气得当场七窍生烟,万分失态。
先前他不过是持着稍有怀疑的态度,心理更侧重于刘备在挑拨离间的这个可能性。
可他万万没想到,到头来,这个被自己信任有加的堂兄用行动狠狠抽了自己一巴掌,让孙权觉得这非但是他一人的耻辱,更是整个江东孙氏的耻辱!
我在曹营当仓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