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难怪李儒会这么担忧,要知道过去他和董卓、曹操等人都在朝为官时,可谓“一肚子坏水”的李儒给董卓出了太多阴狠之策,这别人不知道,曹操可是一清二楚。
甚至,二人之间也算稍有恩怨。
万一曹操知道李儒尚在人间,还成了楚云府上的门客,这还得了?
看透李儒忧虑之处的楚云笑道:“先生不必多虑,我叔父他老人家的心胸,还没有那么狭隘。
也许您当初做过一些与他老人家相对的事,但当初彼此立场不同。
如今岁月荏苒,时过境迁,董卓已死多年,他老人家看在我的面子上,一定不会与你为难的。”
听楚云这般笃定的保证,李儒脸色才缓下来,再次道:“那就全仰仗太子太傅了。”
他知道,楚云说得没错,以楚云为曹操所立下的功勋,还有曹操对楚云的倚重和信任,要放下昔日与李儒之间那点小小的恩怨,实在算不上什么。
说到底,李儒虽然干过不少缺德事,但其实没做过任何针对曹操本人的事。
“无妨,先生就在我府上安生住下,有什么需要,尽管找我或者府上的管家吴夫人都可以,只是有一点,先生若是没有必要,还是尽量少在外抛头露面的好。”
“多谢车骑将军,将军请放心,我也不想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李儒深知自己身份的敏感程度,因此对楚云的收留格外感激。
二人聊了几句,楚云命人带李儒在府上熟悉一下环境,自己则去陪伴乔紫青。
“你带回来的那位先生,是什么来头?”
将新研制的药液装入瓶中,乔紫青见楚云前来,也倍感好奇地问道。
“就算我说了,你也不知道,总之是一个很厉害,曾经很危险,或许现在也很危险的人物。”
“既然很危险,你又何必把他留在府上?”
“他虽然危险,但我相信,他不会害我的。”
“你这么说,我就安心了,只是我师父和华老先生年事已高,我希望能看着他们长命百岁。”
“我明白,你放心吧,他不会害我们自己人的。”
看来,楚云错把李儒当成是什么贼匪或者刺客之流。
显然,她想得太简单了。
李儒这种人,当初是杀人不见血,一句话就祸国殃民,贻害苍生。
楚云之所以决意带李儒回来,不仅仅是因为二人能在这种时候相逢的奇妙缘分。
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楚云知道,李儒曾经是怎样的人。
楚云很清楚自己性格上的优点和缺点。
他重视“善”,做事无法泯灭良心,总是下意识地从善良的一面去考虑事情。
在“恶”与“狠”这方面,他的造诣远远不够,这是一种天性使然。
说得严重一些,这些都是楚云的弱点。
楚云也知道,凭借一己之力,他很难攻克这些弱点,所以,他需要借助李儒来弥补他这方面的缺陷。
此后,如果有需要用一些“毒计”来达成目的,在无从选择的情况下,楚云会让李儒出马,帮自己一把。
虽然楚云希望永远不会有这一天出现,但本着有备无患的原则,楚云还是将李儒带了回来。
又过了七日,当曹操率大军抵达许都以南的西平城这一消息传到冀州时,袁谭、袁尚这对兄弟,终于按捺不住了。
当初曹操从邺城撤兵时,袁谭见曹操战败,本打算率军乘胜追击,但被袁尚极力制止,这件事,就已经让二人再度生出隔阂。
袁谭觉得袁尚信不过自己,这才阻止自己追击曹军,给了曹操安然撤回中原的机会,这种放虎归山的行径,让袁谭对袁尚极为不满。
而袁尚则觉得袁谭贪功冒进,且有借机拥兵自重,反叛夺其大位的意图。
近来,袁谭见自家将士们的盔甲在经历连番艰难的守城战后,早已破旧不堪,而袁尚手中掌握着不少新式盔甲,因而向袁尚请求给他手下的将士们更换一批新铠甲。
结果不出所料,袁尚拒绝得干脆利落,还一点儿面子都不给袁谭。
我在曹营当仓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