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对于这些斗大的字不识几个的士兵而言,建立军功算是他们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
当然,不仅是曹军,在当今天下任何一支军队中,绝大多数将士平日里都抱着“参军只为吃饱,苟活性命最好”的打算,指望他们主动拼命,并不现实。
但这一次,哪怕是这些普通士兵,也知道曹军一旦攻克邺城,这天下的半壁江山,就真的要落入曹操之手。
而他们这些老兵,如果能在这一战中建功,哪怕能被提拔成一名校尉,那也是天下最具含金量的校尉。
没准运气再好点儿,混得偏将之职,也并非全无可能!
这种渺茫的希望,眼下成了激励曹军将士们奋勇上前的因素!
“杀!!!”
冒着滚木落石攀登上城墙的曹军将士们全部摆出一副不怕死的模样,提刀举盾朝着数量远大于己方的袁军冲去。
他们暂时将手中的环首刀放下,左手高举盾牌,护在自己的身前,微微俯着身子,仿佛以盾牌为武器,向敌人径直撞上去!
巘戅追哟文学巘戅。巨大的冲击力将其面前的袁军撞倒在地,这曹军将士立刻抬起右手,以环首刀一记重击,砍在倒地袁军的脑门上。
“扑哧!”一声,这袁军将士的脑门上,红的白的直接流了一地,单场阵亡。
其他登上城墙的将士们也效仿他的方式,以冲锋撞倒袁军,再施以补刀。
但袁军将士们的数量远多于曹军,先前仓促之下来不及应对,才吃了些亏,待他们反应过来,有所准备,在被冲锋的时候也会举盾防守,稳固脚步,以免被轻易撞倒。
而其他守军会抓住曹军将士们冲锋的空档,对曹军进行侧击,背袭。
所谓“双拳难敌四手”,要曹军将士们既防范正面的敌人,还要留心左右甚至是背后,这对于精神高度集中在面前敌人的他们来说,未免太过强人所难。
因此好不容易冒着“枪林弹雨”九死一生登上城墙的曹军将士们,并没有那个福气活到最后享受“先登”的功绩封上,而是不待第二波战友等上城门,就被城墙上数量众多的袁军给肃清了个干净。
这一情景在攻城战中屡见不鲜,倒不如说在攻城战初期会长时间是这样一种状态。
攫欝攫欝。如果登上城墙的攻城方士兵能在城墙上站稳脚跟,那就说明守城一方已然黔驴技穷,要不了多久就会全线溃败。
现在,袁军完全没表现出这种颓势。
这等情形不断持续,起先曹军将士们士气正盛,哪怕损伤不却斗志昂扬,死命向前发起冲锋。
但时间一长,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军将士们在冲锋时不复先前一往无前的势头,反倒是变得有些畏首畏尾。
在大营阵前待命的高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向曹操单膝跪地,主动抱拳请缨出战道:“司空!袁军抵抗顽强,弟兄们初攻不顺,不如让末将带陷阵营试一试吧!”
论攻城战的指挥,曹营之中唯有乐进能勉强与高顺相提并论,但真要一分高下的话,高顺比乐进要高出不止一筹。
况且,高顺手中还有陷阵营这支最擅长攻坚的精锐,可以说高顺加上陷阵营,是除了抛石机外,曹军攻城战的最大王牌。
曹操本不想过早暴露陷阵营的存在,但看如今的情形,再想藏着掖着也只会加大损失,让自家将士们的士气陷入低迷。
现在,正是需要一支能取得成效,重新振奋军心的部队出马!
“高顺将军,请小心!”
曹操点头叮嘱高顺,意思是要高顺只需胜不许败。
高顺非但没感受到这些压力,反而是愈发兴奋地应了一声,便带着已经发展到近万人的陷阵营,冲向南门附近的云梯。
见状,曹昂本想再次参与指挥陷阵营,跟高顺一起攻城,却被曹操厉声回绝,只得悻悻作罢。
恰好在南门城楼上观察整体战事情况的袁谭一见到高顺,就脸色大变,开始调集城门下预备的兵马,登上南门的城楼进行协防。
袁谭此举,到不是因为他认得高顺本人。
我在曹营当仓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