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见文丑这莽夫根本不想讲道理,只得寄希望于袁绍能冷静听从自己的建议。
于是他看向袁绍,劝说道:“主公,莫要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而因小失大啊!”
这时,意识到时机成熟的郭图站出来,向袁绍笑道:“主公!在下倒是觉得,这正是出兵的好时机啊!”
袁绍见郭图似乎成竹在胸,不禁问道:“何来的好时机?”
郭图答道:“主公,颜良将军向来受我军将士们的爱戴,眼下他不幸战死的消息刚传遍军营,我军四十万将士无不为之痛彻心扉,正所谓哀兵必胜,若是能趁着将士们为颜良将军哀悼之际,率军攻打曹军,必能有所斩获!”
“郭图先生果然是明理之人!末将也觉得有理!”既然最终目标是一致的,文丑当然要果断和郭图站在一起。
“哀兵必胜”袁绍在嘴里轻声重复着郭图的话,感觉确实有那么些道理,思索了一会儿,便点头道:“好!我意已决,文丑,我给你十万大军,你务必给我在三日之内,攻克白马!”
上次颜良率五万大军却拿不下一个小小的白马,这次袁绍为保证万无一失,索性将兵力增添一倍,只为文丑此次能旗开得胜。
文丑闻言大喜,赶紧单膝跪地,抱拳道:“谢主公信任!末将必在三日内攻克白马,屠尽曹军!”
“袁公!万万不可如此啊!”沮授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赶紧出言阻止道。
袁绍眉头微皱,心中已有些不悦。
最近沮授屡屡和他唱反调,若只是如此,倒也还在袁绍能容忍的范畴内。
可是这军令一下,沮授却还要否定自己刚下达的命令,这就着实太不给袁绍面子,也太不顾及袁绍的威严了。
但考虑到沮授的才智、忠诚,以及昔日征讨公孙瓒时,其曾为自己制定过极其优秀的战略,故而袁绍还是没有斥责沮授。
“沮监军,我的将令已下,不可朝令夕改,你不要多言啦!”
沮授耿直地谏言道:“袁公,兵家大事,非同儿戏,属下怎能坐视不管!
那楚云可谓用兵如神,即便是十万大军随文丑将军去了,也无异于飞蛾扑火!”
一听这话,文丑可是彻底忍不了了。
“沮授!你这话是何意?!你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说,还如此蔑视本将军!”
袁绍也觉得沮授有些过分,声音不复先前那么客气,道:“沮监军,太言过了吧?”
听出袁绍言语中蕴藏的怒意,沮授叹了口气,知道自己已经无力改变袁绍出兵的决定。
“袁公若是一定要出兵,在下斗胆建议先攻延津,待拿下延津,再东进一并取白马,如此一来,可避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在沮授看来,曹昂虽然未必容易对付,但至少与楚云相比,他就是软柿子。
既然袁绍无论如何都要出兵,那不如先对付曹昂,这样一来总不至于连续战败,影响全军士气。
而一旦成功战攻克延津,袁军就可以长驱直入,直奔官渡,四十万大军的兵力就可以在平原完全展开,到那时袁军人多势众的优势就更能够得到提现了。
袁绍不想与沮授翻脸,也不愿再和沮授没完没了地纠缠下去,于是不耐烦地甩手妥协道:“就这么办吧!”
一旁的颜良和郭图虽心有不甘,但见袁绍一副随时要爆发的样子,便悻悻告退,不敢再多言。
见自己最后的劝告总算起了作用,沮授在心中不免暗自长吁短叹,也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两日后,白马,正午。
晒着新春太阳的楚云,正伸着懒腰,于营中来回走动,巡视着在享受午饭的将士们。
自打缴获了颜良军的粮草辎重后,白马的将士们就再没挨过饿,楚云时不时望着将士们满足的笑颜,以及粮食堆积得满满当当的粮仓,心情愈发愉悦。
然而,这世界永远都不缺煞风景的消息。
我在曹营当仓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