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翼德将军还记得在下,还真是让在下受宠若惊啊。”
一旁的曹昂始终默不作声,就像是他们兄弟二人提前商量好,此事交由楚云全权处理似的。
“哼,你化成灰我都认得你,若不是你楚云,那小子早就成了我蛇矛下的孤魂野鬼了!张飞粗中有细,故意讲出这句话,目的就是告知身边的大哥刘备,眼前这少年人的真实身份。
近半年来楚云的大名可谓威名渐传,尤其是不少名士、名将陆续栽在楚云手上,更是让“楚云”二字的份量,与日俱增在夸张点说,简直就是如雷贯耳,人人闻之色变。
张飞在上次与全旭激战时,被楚云“偶然”碰上,当时,张飞还不知楚云的身份。
但自那次吃瘪后,他就立志要弄清那个坏了自己好事的少年究竟是何身份。
楚云的身份形象皆非秘密,没过多久,在河北与刘备一起落脚以后,觅得安身之所的张飞,很快就得知那少年人居然就是赫赫有名的后起之秀楚云!
“左将军刘备,见过太子太傅。”刘备用言语和实际行动阻止张飞的粗鄙之语,同时主动向楚云示好。
能在如此绝境之下,还面不改色地跟自己打招呼,这刘备也着实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了。
这么想着,楚云不由得再刘备的身上重新打量了一番。
破损到不成样子的鳞甲衫套在身上,他的容貌端庄气质老成,耳垂确实比常人要打上许多,但与后世传闻中所谓的“耳垂至肩,臂长过膝”这种夸张只记得形象相比,完全不相符,看来那也只能说一个不值一提的无稽之谈了
“刘皇叔的消息倒是很灵通嘛,远在河北,居然知道我这等小人物升官的消息。”
在徐州之战前,刘备曾成功忽悠曹操,带他面见天子,还骗得左将军、豫州牧这两个响当当的“光杆司令”称呼。
而期间最让刘备满意的,还是当今圣上进口一开,钦点的“皇叔”这称谓。
自那以后,跟刘备打交道的人,给他三分薄面的前提下,总是会装模作样地称呼一声:“刘皇叔”算是对刘备多年来除贼扶汉时微末功绩上的些许肯定。
当然,背后旁人是如何用“织席贩履之徒”等满怀轻蔑之意的话来形容称呼刘备,那就不得而知了。
“太子太傅实在是太过谦虚了,您的胜任之事,四海之内,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一旁的张飞愣住了,心想大哥你前几天不是还念叨这楚云有眼无珠不识明主,甘心为曹贼做鹰犬吗?您这变脸也变得太点儿吧?
张飞也没蠢到当众揭刘备之短的地步,他只是心里这么想了想而已。
“皇叔太客气了。”哪怕面对的是仿佛自己一句话就能抓起来的阶下囚,楚云还比保持着风度,和声和气地应道。
接下来,就是让两方将士们大跌眼镜,甚至是作为当事人的刘备自己都没想到的事。
楚云和曹昂,身为敌人,居然做出只站城池,不锁索取姓名这等天真的行径。
顺带一体,作为诸侯、谋士、将领等能上的了台面的大人物里,上一个这么天真烂漫的人叫刘虞,此人如今的坟头草怕是已经高的可怕了。
对于习惯颠沛流离的刘备而言,这简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丢了兵马如何?丢了赖以安身立命的城池又如何?只要这条命还在,就仍有无限的可能性。
至少刘备自己是这么盘算的,所以他几乎毫不犹豫地答应楚云的提议他与张飞可以平安离开河内郡,但他必须交出所有兵马钱粮。
想必此刻刘备已经拿楚云当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看待,当他与张飞骑着各自的战马,出城后一路策马狂奔,生怕楚云临时反悔变卦。
“少年人毕竟还是少年人,做不出杀伐果断之举,火候尚需磨练啊!”开始有些沾沾自喜的楚云见自己跟张飞终于脱离河内的地头逃出生天,,回头望着渐行渐远的河内各郡县,心中有喜有忧。
喜的是终归保住了一条性命,有用之身尚在。
忧的自然是又落得一无所谓了。
我在曹营当仓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