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曹营当仓官
超小超大

第210章 荀彧之托 (2-1)

“嘘……”荀彧做出不符合身份的噤声之举,悄然道:“中郎将莫要声张。”

楚云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当下整理表情,深呼吸后,低声问道:“令君说的可是真的?”

“若非如此,我今日又岂会来叨扰中郎将。”以荀彧的身份,本不必对楚云这般敬畏,可见此次荀彧确实遇上了麻烦。

多年前,曹操起事之初,虽有宗族弟兄响应,但始终不曾有世家大族的名士前来投靠,就是因为曹操的父亲虽也曾通过买官的方式位列三公,但其阉宦之后的出身依旧为世家大族们所嫌弃厌恶。

直至荀彧作为开辟者般的存在,成为第一个投靠曹操的名士,此后,曹操在天下诸侯中的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荀彧作为榜样,士人们开始愿意尝试接受曹操,并投靠曹操,譬如与荀彧同样出自颍川荀氏的荀攸,宁可赋闲在家数载也要坚决弃袁绍而去的郭嘉这等为曹操倚重的谋士,虽有曹操迎献帝的因素在内,但荀彧这位曹操谋士集团的领头羊,还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毫不夸张的说,没有荀彧,也就没有曹操如今群星璀璨的颍川谋士团,曹操更不会有今日之盛。

自荀攸投靠曹操以来,虽不曾立下大功,但在数次小型战役中屡献良策,也颇为曹操所喜,如今为已经过去的事耿耿于怀,还明确表示要借此事追究荀攸的罪责,这属实让人费解。

“可是……”楚云警惕地看着荀彧,感觉事情似乎远不止这么简单,“令君,公达先生是您的侄子,叔父眼下若是执意要追究公达先生的责任,令君来找在下,在下恐怕也是有心无力,爱莫能助。”

开玩笑,荀彧在曹氏集团的地位近乎与夏侯惇齐平,甚至还隐隐凌驾于夏侯惇之上,如曹操的合伙人一般。曹操既然扬言要向荀攸问责,就代表此次连荀彧的面子都不打算给,这种时候,荀彧来找楚云,岂不是要拉楚云上贼船。

“中郎将说笑了,如今朝堂之上,谁人不知明公最信赖之人,非中郎将莫属?”

这么大一顶帽子,荀彧眼睛都不眨一吓就直接扣在楚云的头上,吓得楚云连忙摆手否认道:“令君莫要取消在下了,以令君的身份,想必已经收到叔父即将撤去在下兵权的消息,今日众将凯旋,叔父召见所有将军,却偏偏唯独不召见我,这不正是说明,叔父对我有所疏远么?”

楚云的一番言论,引得荀彧忍俊不禁,笑道:“明人不说暗话,中郎将又何必说这些戏言?明公刻意表现得疏远中郎将,不过是为了混淆视听,掩人耳目,糊弄的是那些庸碌之辈,以明公与中郎将间亲如父子的关系,怎会当真疏远中郎将?”

曹操与楚云上演的这一出戏码,但凡稍有心思的明眼人都瞧得出其中玄机,理所当然是瞒不过荀彧的慧眼。

见瞒不过荀彧,楚云只得无奈承认道:“好吧,不知令君究竟希望我怎么做?还请令君示下。”

见楚云松口,荀彧心中暗喜,表面不动声色,恬静地脸上露出微微笑意,道:“眼下明公与中郎将表面疏远,想必会一直持续到七日后的早朝,此次上朝,明公会论功行赏,册封先前徐州之战中的有功之士,待退朝后,在下恳请中郎将,务必赶在此次早朝前,面见明公,为我那不争气的侄儿善言几句吧!”

说着,荀彧竟屈尊向楚云躬身作揖,惊得楚云连忙低头作揖回礼。

“令君……这……”楚云支支吾吾的不知该如何应对。

楚云并不清楚曹操究竟哪根筋不对,要揪着已经过去的这点鸡毛蒜皮小事不放,打算向荀攸这等重要谋臣发难,但直觉告诉楚云,此事绝不像荀彧所说的这么简单。

因此,楚云的内心是想拒绝的,但想到人家堂堂荀令君纡尊降贵来府上登门拜访,上赶着求自己出手相助,脸皮薄的楚云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推脱拒绝的言语。

见楚云神色间有为难之处,荀彧俊逸的面容上也流露出一丝过意不去之色,但最终他还是坚定地向楚云坚持道:“还望中郎将出手相助!”

我在曹营当仓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高武大秦 连载中
高武大秦
绾尤
秦王政十年,年轻的秦王逼吕不韦就封,将整个大秦的缰绳握在手中。 扫灭六国,八荒一统,四海归一。 这是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是华夏版图最初的确定。 那一年,蜀郡杨树里,有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正在回忆着记忆中的伐赵之战。 历史为骨,律法为肉,高武为血,带你看不一样的大秦。
36.3万字5个月前
大明:我给朱棣讲蒙古西征 连载中
大明:我给朱棣讲蒙古西征
黑铁钢铎
【种田】【用知识装逼打脸】前20章确实写的有些拉了,你们可以跳着看,直接跳过,作者一级新人,这是无法避免的(有攀科技树的情节,不会太离谱,本书平行世界全架空,仅娱乐,请不要拿真实历史来对标)穿越明初两年半的张之庆,靠着自身的商业头脑,把知名度远扬,终于有一天将朱棣勾引来了,于是乎,张之庆开始了,给朱棣讲欧罗巴,给朱棣讲蒙古西征,给朱棣讲金融手段。通过朱棣这个媒介,接触到朱元璋,改变大明朝?先改变
19.6万字4个月前
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 连载中
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
千骨一蔺
大明祖训: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崇祯大帝手段尽出,平息内乱,清楚外患,让末世大明再次站立起来! 争霸世界,怎能少了我大明帝国! 一个懒惰却有理想的人,一个看似懦弱却冷血无情的人,一个看似小人却一心为民的人。。。。。。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是让历史来评价吧!
54.4万字4个月前
我来做明帝 连载中
我来做明帝
九悟
至崇祯年间,明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神州陆沉就在眼前。辉煌的汉文明即将迎来至暗的长夜。 那是一个叫“我大清”的朝代:金钱鼠尾、胡服左衽、口称奴才、阉割血性、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仕途失意的王双穿越而来,附身在明思宗身上。时年崇祯二年四月…
6.5万字4个月前
我真是来匡扶大汉的 连载中
我真是来匡扶大汉的
月下风前
赵羡趴在未央宫的书桌上奋笔疾书: 《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穿越到毫不熟悉的西汉末年是种怎样毫累谢特的体验》 《位面之子和前辈穿越者和我一起相爱相杀的那些年》 以及 《关于一个吃瓜群众的我是怎样匡扶大汉的这件事》
27.7万字4个月前
大明宗豪 连载中
大明宗豪
小玄学
江城子 再归成化品粗茶。治齐家。渡年华。江表业平,天下万方夸。修出功名归圣主,科举路,数河沙。 朝官缁涅乱如麻。奉天查。尽擒拿!华夏千年、波荡径歧斜。万古夜长谁欲破?人不见,战无涯! 一夜梦醒,穿至成化年间。此时朝堂暗潮汹涌、清浊难辨:天子设立西厂,频出中旨;“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昏昏秉政;却另有能臣干吏造福一方。其间吊诡,非一语可言。 且看小宗族的失怙幼童,如何一步步爬向权力巅峰,带领家族
28.2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