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一方诸侯说袁术不足虑,那是见微知著,但是兵不满三千的自己说袁术不足虑,那在旁人眼里,就是纯粹的好高骛远了。
念及此处,严虎更是无地自容。
好在淳于式是个厚道人,没有让严虎尴尬太久。
他抛出了一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明公以为,于潜何地也?”
沉吟良久,严虎正色答道:“围地。”
“非也,看似围地,实则死地。”
严虎眉头凝起。
却听淳于式娓娓说道:“明公新并焦已,虽有惩戒乱兵之举,但百姓只见威,未见恩,是以人心并未归附。
而县中又有豪强许氏,修筑坞壁,占据府衙,侵夺公器,以吾之见,其势不下焦已。
于潜北面,为孙坚旧将朱治;于潜东面,为孙氏桑梓富春;于潜南面,为占山为王的歙帅金奇、毛甘,二人各有部曲万户。
既有内忧,又有外患,处于群盗环视之中,于潜岂非死地?”
“身处死地之中,明公竟还执着于名分,在下属实费解。”
严虎心中一惊,右手不自觉按住剑柄,开口洪声:“死地当如何?”
淳于式大手一挥,斩钉截铁的说道“《孙子兵法》曰:死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
此言有两重意思,从表面看是分析当下危如累卵的形式。
但若是反过来听,则是一份战略,一份助严虎立足于于潜的方略。
淳于式的意思是,如今威严已立,当以小恩小惠收拢民心,借势除去许家。
待掌握一县政令,稳固根基之后,再与歙帅金奇、毛甘争锋。
中心思想,攘外必先安内。
严虎不是笨人,当下便听懂了淳于式的隐喻,躬身一礼:“先生大才,虎受教了。”
淳于式见严虎如此快的时间就想清楚个中曲折,亦微微讶然。
这时,万秉领着几名军士端来热气腾腾的姜汤,因为严虎一伙人不懂经典的原因,局面顿时陷入无话可说的窘境。
见状,严虎心念一动,扯了一个新的话题:“子度是徐州广陵人,不知贵郡有何豪杰、名士?”
淳于式自幼生长于广陵郡,及冠后举孝廉,远赴交州郁林郡桂林县,担任县丞。
虽然桂林与广陵相隔数千里,但他与本郡士人之间的书信来往却没有断绝,对本郡的历史、名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闻问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说道:“宗周之时,广陵为东夷之地,后来吴王夫差提兵北上,广陵为吴所取,再后来又辗转入越、入楚、入秦、归汉。
自先秦至今,英杰辈出,今时今日,后辈俊杰更是多不胜数。”
“如先生者有几人?”
“式庸人尔,何足挂齿。”淳于式摆摆手,淡然道。
严虎笑问道:“最优者何人?”
“若问最优,有三人不可不提。”
“敢问子度?是哪三人?”严虎再次追问。
他一再追问当然不是突发奇想。
一则,他十分清楚历史上徐州士人对江东政权的影响,若是没有淮泗精英的支撑,孙氏政权估计连立国都撑不到。
二来,他虽知道大多数汉末三国的“名人”,但是能够不假思索说出籍贯的也就常山赵子龙等廖廖三四十人罢了。
如今离三国不算远,这些在史册中叱咤风云的“名人”,有很多还都很年轻,或许已显名当地,却还远没有海内皆知,故此,严虎才连连追问,以期心中有个印象。
当然了,严虎并没有想着招揽那些名载史册的谋臣良将,以他现在的势力和名望,要想招揽到成名的名士完全是痴人说梦。
如此作为,也只是求个心安理得,
按图索骥总比无迹可寻要强吧。
万一将来有人避难江东,错过岂不可惜。
君不见,刘备硬生生错过无数的英才,以至于流离半生。
三国从逆袭孙策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