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汉
超小超大

第四十七章 各自退军 (2-1)

“伯喈先生,雕版印刷是怎么回事?”

董卓这厮虽然生性残暴,但不知为何,却对蔡邕颇为敬重。

“相国应该知道石刻经书吧?可以用纸帛把石刻上的字迹拓印下来……”

蔡邕从熟悉的事物出发,仔细解释道:“雕版印刷便是在硬木上雕刻字迹,印到纸上,装订成书,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手写抄录典籍了。”

“使用此法,印制经书,速度极快,还节省人力,日后必将大行于世!”

“若是在相国治下,刻印出第一部典籍,必将永远铭记于后世!”

“相国也将永留青史,为天下士人所传颂!”

说完这些,蔡邕双颊发烫,感觉很是尴尬。

这些话语,都是女儿蔡琰帮他想出来的,已经在家里偷偷地练习了很多遍,才勉强说得出口……

“哦,果真如此?”

董卓也知道自己以前的行为,早已惹得天怒人怨,日后史书上怕是难逃骂名。

所以,对于扬名之事,很是热衷。

“确实如此!”

一旁的王允点了点头:“此举大大方便了读书之人,日后青史之上,对于首倡之人,又岂能少了赞誉之词?”

王允此时,也暗生嫉妒,开始考虑要不要提前除掉董贼,由自己独揽功名……

“好!好——”董卓大笑一声,连连点头道:“既然如此,伯喈先生又何须赶赴北海?”

“不如就留在关中,专务此事,老夫必定会全力支持!”

果然又被琰儿猜中了!

蔡邕暗叹一声,露出一脸笑意,拱手说道:“既然有相国支持,下官自然不愿意奔波千里……”

“不过,要想雕刻版籍,就必须使用硬质木材,最好是梨木或枣木。可惜,这两种树木,在关中之地,都不太多……”

“另外,刻印一部经书,需要很多士子多番校对,还需要大量匠师仔细雕刻,这就将会消耗无数的钱粮物资……”

“最后,印制典籍的白纸价格昂贵,现在只有在山东之地,才有生产作坊……”

蔡邕一条一条的诉说,每说一条,董卓的脸色就白上一分!

到最后,董卓面皮发抖,脸色发青,转头看向王允,沉声问道:“子师,果真如此吗?”

“确实如此!”王允也心中暗惊,拱手说道:“刻印一部典籍,消耗极大!”

有些人很奇怪,年轻的时候没有钱,却非常豪爽,等年纪大了,有了积蓄,却突然吝啬起来。

就像董卓年轻时在家乡耕田,遇到羌人首领前来拜访,为了招待他们,便把自家的耕牛给杀了!

后来,退守关中,他就在郿县修筑堡坞,把搜刮来的财物尽数存放其中,还存储了足够三十年食用的粮食!

也不知道这些东西究竟还有什么用处?

董卓此时,就已经有了吝啬之心,一听到蔡邕所说的种种消耗,他便打起了退堂鼓。

不过,刚刚已经满口答应了下来,现在退缩,似乎有些难为情……

这时,王允与蔡邕对视一眼,拱手说道:“相国,下官以为,此举可能是刘备的疲兵之计!”

“哦,怎么说?”

“刘备或许想用此计,消耗朝廷的人力物力!”

“有道理!”董卓击打一下手掌,神色满意的看向王允——

你这话……可真是说到老夫心里去了!

“既然如此,那就不做了……”蔡邕摇了摇头,脸色有些落寞。

“不——”王允微微一笑,露出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我们也可以借此消耗青州的人力物力!”

“刘备不是说要以北海郡国的赋税,支持雕版印刷?还要把北海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儒道乐土吗?”

“相国为何不遂了他的愿望?”

如此以来,刘备就很难再利用北海郡国的物资!

也就相当于间接的废掉了一块地盘!

继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抗战·从军阀开始崛起 连载中
抗战·从军阀开始崛起
战争狂人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抗战·从军阀开始崛起】1929年末,当蔡运生受东北少帅指示,刚与毛熊达成伯力协定的耻辱之时。在奉天大帅府内。张学诚以老帅三子,东北副总司令的名义,说出此战未输,安可言降之语。当即不顾阻绕,连夜出城,召集本部奉天第一军,奔赴前线战场。北方大战,此时一触即发。飞卢小说网提醒您:本小说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1.5万字5个月前
在下只是一位指挥官 连载中
在下只是一位指挥官
梦里寻娇
欢迎来到英灵殿! 不过请注意,这儿的英灵不是被召唤去打圣杯战争的,这里也不是北欧神话中奥丁的宫殿,更不是某个游戏中的副本。 作为整个宇宙次元最后的壁垒,英灵殿是所有战士的归宿。 来自各个位面,各个次元的英灵们聚集于此—— 他们一起学习训练,苦练技能; 他们一起浴血奋战,建功立业; 他们肩并肩,剑抵剑,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保家卫国,奉献一切。 嘿,少年!看你根骨清奇,天赋异禀,有没有兴趣也参与到这伟大
45.2万字5个月前
胡商的崛起之路 连载中
胡商的崛起之路
倒数ace
穿越成花拉子模王国的胡商之子海真.胡尔多,陈明表示自己很快乐,坐拥虽没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但富可敌城的财富还是有的,直到他的仆从告诉自己,此刻花拉子模都城撒马尔罕的城外有十万蒙古军队围城。
31.9万字4个月前
北魏天骄 连载中
北魏天骄
沈不渡
北魏正光五年,六镇起义,北朝盛世将颓。 这是所谓最后的魏晋风流,武有陈庆之白袍入洛、高长恭兰陵破阵,文有温子升韩陵片石、张僧繇画龙点睛。 这一年,洛阳西行寺中的一位英武少年,刚与郦道元修撰完《水经注》四十卷,便匆匆披甲执槊,要去走那山河表里潼关路。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少年既是鲜卑贵种,也是汉家英魂,他来到这个时代的唯一意义,就是结束这个“佛陀坐看人相食”的时代。
42.5万字4个月前
书生凶猛 连载中
书生凶猛
米糊小先生
乱世有枭雄,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10.4万字4个月前
红楼之士子贾兰 连载中
红楼之士子贾兰
人王走刀口
穿越红楼,成为贾兰,好好读书,天天向上。
新书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