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安西做为皇甫惟明最亲信的家奴,出现在了这场群英宴中,背后的寓意不言自明。
这才是在场众人群情激昂的真实原因。
“下一位,”韦芝接着指向了角落里一自斟自酌之人,“先严公严挺之的大郎严武。”
下面照例响起一阵赞赏声。
可与句安西的谦和不同,严武却是依旧自斟自酌,别说站起来同众人客套了,连那些赞赏他的声音也懒得应和。
这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满。
因为大家根本就没听过严武的名号,给他赞赏声,一是看在韦氏兄弟的面子上,再则是瞧在他父亲是严挺之的份上。
真要说起来,就连严挺之也并非有什么了不得的名声,只是曾与李林甫之间有过节,符合这场私宴的“政治正确”,才让众人给他几分薄面。
传言,张九龄为相时,曾想援引严挺之入阁。依照惯例,新人入阁,得去拜会同为宰相的李林甫,可严挺之鄙视李林甫才学一般,便不肯去拜会。
结果,严挺之最后没能如愿拜相,他和李林甫的矛盾也就此埋下了。
李林甫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后来李隆基曾有过再度起用的严挺之的想法,又被李林甫用计给拦住了。
最后,严挺之郁郁而终。
严挺之与李林甫的矛盾,才是在座众人欢迎严武的真正原因。
没成想,严武竟如此狂妄,给脸不要脸,反倒没将在座众英豪放在眼里。
韦芝在第二位次上引荐严武,本是看中了他反李林甫的决心,这时见众人不满,哈哈一笑化解尴尬,再次为大家介绍:
“看来大家还不太了解严武兄弟的事迹,严武兄弟为人低调,不愿意过多夸耀,但我这个做中间的,却不得不替他说道两句。严武兄弟居太原府时,见他母亲闷闷不乐,便问其故,原来,先严公宠爱妾室,冷落了他的母亲。严武兄弟得之后,趁夜潜入了那贱妾的寝室,碎其头颅而杀之。事后,先严公追查起来,严兄弟主动承认杀了人,并正告先严公,安有大臣厚妾而薄妻者,儿故杀之!……其时,严武兄弟方八岁。”
在座众人闻之动容。
当时就有不少人站起来,向严武赔罪道:“严兄弟真壮士也,我等自愧不如!”
只有杨钊听得心悸不已。
这严武肤色苍白,看起来还瘦弱,对什么事都一副不上心的模样,没想到竟是如此暴躁并凶狠的一个人。
才八岁的时候,就能亲手杀掉他父亲的小妾!
而且在座这么多人,竟没一个人觉得他手段过于凶残,反而把他当做了英雄……
这都是一屋子什么人啊?
就在杨钊心悸之时,韦芝再次站了起来,并将手指向了他。
“这第三位,想必各位也都认识了,他便是宫里贵妃娘娘的族兄、金吾卫兵曹参军杨钊,杨兄弟。”…
“杨参军威武!”
在座众人也立即捧场。
杨钊心里清楚,这些人并非是为他喝彩,为的是他的身份。
试想,在座已有了韦家的人,韦家背后便是太子,又有了皇甫惟明的亲信随从句安西,还有了李林甫的仇敌严挺之的儿子严武,如今又添了京城内圣恩日隆的杨家的人。
怎么能不令他们兴奋?
杨钊可不敢像严武那样托大,忙站起来团团揖道:“今日见到众位英豪,杨三深以为荣。”
没想到这时候严武反倒开口了:“你就是杨钊,扶风县尉杨钊?”
严武自进来后便自斟自饮,对满座人不曾正眼瞧过,别人赞颂或指责他时,也浑不在意,不予回应,显然是没将任何人放在眼中,极为狂妄。
但这样一个狂妄的人,居然主动开口了。
在座众人无不惊讶。
杨钊更惊讶,因为他压根就不认识严武,两人间更不可能有任何交集。
“正是,杨某入京之前,曾任扶风县尉一职。”杨钊诧异道,“严兄是从何处得知的?”
大唐之骨鲠忠臣杨国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