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早就来到了城门前,却由于要进城的人太多,尤其是牵着驼队的胡商多到不可计数,一直到了正午,才验完文牒,被放进城去。
入城后,笔直宽大的街道上人头攒动,两旁高耸的坊墙便如城墙一般高大坚实,透过居中而开的坊门,还能清晰地看见坊内的热闹繁盛……
杨钊等人一路走过,眼见的全是这般的景象。
恍然间,杨钊有一种回到了现代社会的感觉。
裴楚才以前来过长安,一边走,一边给杨钊等人介绍每一座坊的由来,里面的特色是什么,或住着哪些大员,等等。
就这样走了足足一个时辰,众人忍不住惊叹长安城的面积之大,此时才横跨了朱雀大街,随后又走了半个时辰,进到崇仁坊内。
原来,益州大都督府在京内也设有官署,相当于一个驻京办事处,就在崇仁坊内。
离官署不远处有一座私宅,却还没有挂上门匾,表明此宅尚没有人入住。
裴楚才自己去官署内交接,安排杨钊等人便住进那座私宅里。
原来这座宅子是鲜于仲通在京内的房产。
杨钊再次感叹鲜于仲通的财势。
因为崇仁坊位处长安城的东北方向。
而整个长安城,就东北这一带的坊里最有名,住在这里面的人,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是朝堂重臣,要么是世家大族……
原因便是,它的西边是太极宫,东边是兴庆宫,北边是大明宫,夹在这三大宫殿之中,紧挨着帝国的权力中心,自然是众人哄抢的地方了。
而且,崇仁坊还有一个妙处,它南边紧挨着的便是平康坊。
倒不是说平康坊里酒楼林立,歌女众多,而是帝国内最有权势的大臣,右相李林甫,便住在平康坊内。
接续往下说的话。
便是平康坊的南边是宣阳坊,此次杨钊入京要攀附的对象——杨贵妃一家,包括她的叔父、兄长和姐姐们,全都住在宣阳坊内。
而杨贵妃本人,则和唐玄宗一道住在兴庆宫内。
而兴庆宫的位置,离崇仁坊也不远,在崇仁坊的东边,中间只隔了一个坊。
总之,住在了崇仁坊内,便拿到了区位上的地理优势。
能否将这种地理的近便,转化为人情关系上的亲近,就得看杨钊接下来的运作了。
…………
大唐之骨鲠忠臣杨国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