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亮坐下来后,见气氛冰释,想趁机再来讨好杨钊,挤眉弄眼道:“其实,三郎和我屋里头芸儿的事,我多少也听过几耳朵,三郎若是有意,我这就差人把芸儿给你送过来。多少也是点心意,弥补一下我的亏欠,还望三郎不要嫌弃。”
鲜于亮屋里早娶了几房小妾,个个姿色都还不错,而这新都县内但凡有点姿色的,大多没逃过原主杨国忠的魔爪。
但杨钊不是原主,他立即断声喝道:“亮哥儿休得再说这样的话,没得破坏了你我兄弟间的情分。”
退一步说,即便他真有意芸儿,也绝不会在这种赚取鲜于亮回报的当口上提出。原主杨国忠不会这么傻,杨钊更不会。
鲜于亮摸不准头脑,只得讪讪赔笑:“三郎说得是,是我多嘴了。”
两人一时找不到话,各自吃了几口茶缓解尴尬。
杨钊这时掏出鲜于仲通的推荐书信,递给鲜于亮:“要说起来,我跟亮哥儿还是有缘人,我在军营屯田期间,有幸得到过你二伯的召见,还承蒙他的错爱,举荐我去关内任职。”
“还有这样的巧事?”
鲜于亮配合着杨钊演戏,神情夸张地接过推荐信。
细细看完推荐信后,鲜于亮更是说道:“我二伯向来最是严厉,轻易不会夸奖人,不瞒三郎,我以前也想谋个官差来当当,却被二伯狠狠地训了一顿,说我不成器,当个闲散富贵人儿就行了,真要出去当差,只会误人误己。三郎能被我二伯相中,足以说明三郎必是有过人之处,才略非凡啊。”
杨钊向着成都府的方向拱了拱手:“承蒙使君错爱,杨三受之有愧。”
“哪里哪里?三郎英姿雄伟,才略过人,我二伯只是慧眼识英才罢了。”
杨钊顿了片刻后又道:“过两天我便要去关内赴任,上任前,我预备先去一趟成都府,当面答谢使君的恩义。”
“三郎真是太客气了!能举荐三郎这样的才识之士,本也是二伯的分内之责……”
鲜于亮一双斗鸡眼巴巴地望着杨钊,只管说一些肉麻的话来吹捧。
杨钊却看明白了,鲜于亮终究见识有限,不会顺水下船,这么明显的暗示都听不出来。
大唐之骨鲠忠臣杨国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