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乱我倒不怕”,于琦无所谓的道:“刘勋还是要面子的,到时候宾客云集,刘勋不来道贺也就罢了,还来捣乱?不怕天下豪杰耻笑吗?也正是如此,我才要给他把面子做的足足的,免得落下口实。我们现在的主要目标还是孙策,我们的实力本就逊于孙策,想对付他,必须要集中兵力才行。”
“如今有李通来投,主公实力大涨,又多了几分胜算。”
说起这个,于琦却没有接话,只是笑笑不语,随即岔开话题道:“马上就六月了,算算时间,应该已经有宾客收到请柬了吧?”
“差不多”,徐庶点点头道:“附近郡县的,如长沙、江夏、吴郡等地的宾客,现在应该都收到请柬了;如武陵、关中等路途遥远难行的,可能还需要半个月左右才能送到。”
提起关中,于琦就想起了远在关中的朱皓,也不知道他老人家现在怎么样了,若是能借自己大婚的机会脱离关中那个苦海最好,不然就要落到曹老板的手里了。
想到曹老板迎天子入许昌后,围绕天子跟曹老板之间发生的多起变故,于琦越发觉得不能让朱皓留下天子身边。不过话又说回来,若是于琦现在就独霸江东,麾下兵多将广,只要朱皓不是明目张胆的反对曹老板,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朱皓还是性命无忧的。
时至六月。
虽然距离于琦大婚的日期越来越近,但因为秋收的缘故,百姓们对此事的讨论也没有之前那么热烈了。
毕竟民以食为天,一年一度的秋收可是关系全家人未来一年的口粮,自然是重中之重:编织麻袋、平整晒场、修整或者订购农具、修葺仓廪……各种秋收前的准备工作占用了百姓们的大部分时间,而类似“今年的收成如何”、“曲辕犁真的好用”之类的话题,可逐渐取代了太守大婚的热度,成为了百姓们在茶余饭后、田间地头讨论的新的话题。
或许是因为于琦即将大婚的缘故吧,江南大地上迎来了难得平静的一个夏天,真个江南,除了孙策率大军在乌程-由拳一线跟严白虎对峙之外,竟无大规模的战事。
可能整个江南,都在等着于琦的婚礼吧。
三国从江东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