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江东开始
超小超大

第七十五章小丑竟是我自己 (2-1)

建安元年四月上。

随着雨季的来临,江南各地河水暴涨,洪涝频发,官府不得不组织大量百姓巡视田间河畔,看护田埂河堤。

受雨季的影响,道路泥泞难行,还经常有被洪水冲垮或者山洪阻塞的情况发生,且刀剑生锈、弓软难张,以至于江南各地不得不休兵罢战。

虽然兵不得发,操练却不能停,尤其是对那些于氏部曲出身,被于琦充入军中担任队率、屯长乃至军侯这样的基层军官的培训,反而更加频繁。

对军官们的授课,主要由徐庶及朱桓负责,于琦偶尔也会客串一下,徐庶主要讲授排兵布阵,朱桓主要讲授战术要点、临阵机变、典兵练兵之术。

其实朱桓传授的那些知识,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乃是吴中将门朱氏数代人总结流传下来的为将机要,也是于琦现在最为需要的、能大幅提高基层军官战术素养的法宝。

毕竟打仗不是两个武将阵前单挑就能决定胜负的,而是由数量庞大的基层军官,传达、贯彻统帅的战术意图,指挥普通士兵作战并维持士气的;一场战争的胜负手,除了看战前的谋划算计,更要看战场的临场发挥,看哪一方的犯的错更少,看哪一方的士兵更持久。

队率、屯长、军侯三级军官,就是统帅与士兵之间沟通的纽带,是承上启下的桥梁,是一支军队的中坚,掌握了这三级军官,也就相当于掌握了这支军队。

于琦从丹徒带出来的一千多于氏部曲,以及来到新寓后新募的一千多部曲,就是这三级军官的主要后备人选。

朱桓能把朱氏秘传倾囊相授,于琦是打心眼里感激的,于琦相信,等雨季过后,这些战术素养得到大幅提升的基层军官重回军中,能给他的军队带来巨大的变化。

其实朱桓也是没办法,一来是雨季来临,没有仗打,他憋的难受,操练操练军官解解心头之痒也好;二来就是他初来乍到,寸功为例,若不做点贡献,怎么让于琦在雨季结束后的征战中给他安排军职?

无功不受禄的好不好!

这一日,于琦正跟第一批即将下放军中担任基层军官的于氏部曲一块听朱桓讲课,课后忽然接到于拾派来的信使。

于拾在上个月就被于琦打发回了柴桑水寨,突然冒雨派人前来送信,莫非沿江一带出了什么问题?

询问过后,于琦立刻转忧为喜,竟笑着辞别了朱桓,从军营返回南昌。

郡府之中,亭廊之下,徐庶正跟孟建对弈,于琦寻来的时候,正好见到徐庶举棋不定的样子。

挥了挥手,于琦迫不及待的扬声喊道:“元直、公威,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怎么就你们两个,广元呢?”

看着满面喜色,提着衣袍一路小跑过来的于琦,徐庶跟孟建面面相觑,均疑惑不解的站起身来迎接于琦:“主公,何喜之有啊?广元去城外大堤巡视去了,此事跟广元有关?那我立刻让人去找他。”

“速去速去。”

孟建转身安排人去城外寻找石韬,徐庶则凑到于琦身边好奇询问:“主公,到底有什么好消息啊?”

于琦本打算卖个关子,但是实在憋不住,便开口道:“你们的家人来了。”

“在柴桑被于拾接到,于拾刚才派人送信给我,说是留他们在柴桑暂歇一晚,明天一早安排船只给送过来。”

其实这个季节行船也不安全,不过挑好时机的话,还是没问题的。

从于琦口中得到家人们终于来了的消息,徐庶跟孟建都有些难以置信,随即便好奇追问。

去年年底的时候就给家里人送去了书信及信物,这都四月份了,怎么才来?

若只是徐庶的家人倒也简单,因为他只有一个老娘,也没有多少家底,轻车简从的话,连一个月都不用就能过来。但孟建、石韬二人跟徐庶不一样啊,他们都有一大家子人啊,尤其是孟建,他们孟家有好几百口人,就算孟建这一支,也有几十口人。

三国从江东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连载中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吾御
在两千四百年的时光里漫游是件蛋疼的事,特别是被裹挟在历史洪流中,自以为是煽动翅膀的蝴蝶,窥探到的却是一个持续了两千多年的秘密....
66.4万字4个月前
开元情诗与剑榜 连载中
开元情诗与剑榜
长庆二年
大唐开元、天宝年间,流行“三大诗榜”,一旦诗榜上有名,好处数之不尽! 进可进士及第,封侯拜相! 退可闻名江湖,天下风流! 陈成的目标,便是在三大榜单全部拿下第一! 虽然我不会写诗,但我可以抄别人的啊! 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那我就“五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李白“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那我便“十三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不为啥,就要压他俩一头! 只可惜…… “世人穿越都抄诗,我因
173.2万字4个月前
史上第一姑爷 连载中
史上第一姑爷
臊眉耷目
现代的创业者,穿越成了一名古代书生。 也算是有功名在身的人,还算说过得去,前途似锦!这日子还过得去。 等等……说我考场舞弊?要削除功名?革除士籍? 这让我怎么玩? “小伙子,不要慌,入赘老夫府上如何?” “臭小子,不要怕,给老子当女婿,吃香的喝辣的,如何?” 阴差阳错,娶了两个国色天香的娇妻,顺便还得到了两个有头有脸的岳父。 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日子不错,还算说得过去。 等等……一个是岳父是县令?
44.7万字4个月前
大唐第一匠 连载中
大唐第一匠
秋刀鱼的汁味
穿越到唐朝,从烧瓷开始,成就匠神之路! 天宝十年,圣人独宠贵妃,杨国忠专权,朝野动荡,安禄山也刚刚被封为河东节度使…… 开元盛世,仅剩余辉。 魏明看看陶坊里黑黝黝的陶器,再看看那些用来挂釉的观音土……
13.1万字4个月前
大唐第一嘴炮 连载中
大唐第一嘴炮
污云密布
大唐贞观年间,某只土鳖穿越而来。 没钱没粮,生活过不下去了怎么办?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只能靠卖卖诗文度日这样。 偶然机会下,遇到了伟大光明正确的太宗皇帝。 于是开启了靠嘴炮吃饭的人生……
7.9万字4个月前
我有双穿门 连载中
我有双穿门
南柯樵
有了双穿门怎么办? 当然是拿着现代装备种田平推咯。 施工安全帽充铠甲, 手扶拖拉机破骑兵, 横扫一切守旧派。
17.3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