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江东开始
超小超大

第六十章终于念诗了 (2-1)

于琦心心念念的屯田愿望终于实现了,虽然过程有点曲折、代价有点大、屯田的范围就那么一点点,但总归是实现了不是?

虽然开始屯田了,但是种田的方式还是没有改变。

孟建回到南昌处理政务去了,于琦则留在新寓县,跟经验丰富的老农们商议试验田的事情。

江南是个好地方,在原本的历史中,小霸王创业,是在江东;刘皇叔颠沛流离了二十年,也没个稳定的地盘,直到他来到江南,这说明什么?说明江南是块宝地啊。再过几百年,更是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于琦也不奢求让天下足,最起码让豫章,乃至扬州的百姓不忍饥挨饿吧。

但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土地的开发、耕种方式的改进、良种的选育等,都需要一个过程,只是原本需要经历漫长时间进行演变的过程,因为于琦的存在,被大大缩短了而已。

新寓城北的坡地上,大片被翻整过的土地在丝丝春雨中泛着湿漉漉的微光。

“好雨知时节啊”,于琦感叹了一句:“这场雨下的好啊,下完这场雨,播种的种子就该发芽了。”

老农披蓑顶笠,满是沟壑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意:“是啊,多亏了族长你做出来的曲辕犁,真好使,要不然可赶不上这场雨之前把地耕出来。”

虽然地处江南,水系发达,但于琦现在所在的坡地,却仍以种植稷、粟为主,唯有山下地势平坦且靠近水源的洼地,才以种植水稻为主。

作为一名穿越者,于琦自然是知道水稻在粮食界的地位的,就拿后世的种花家来说,粮食界的天下大约可三七分,三分为麦,七分为稻。

只是这个时代,水稻的地位还不显现,就算是江南地区,大部分的坡地还是以种植耐旱的稷、粟为主。

于琦虽然在大力推进生产方式的改进,但是有些事做起来顺利,譬如曲辕犁的推广,因为它的好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些事做起来却不顺利,譬如提议大规模种植水稻,以水稻代替产量低下的稷、粟。

这个提议理所当然的遭到了老农们的反对,种了一辈子地的他们,在自己权威的领域,那还是相当有自信的,而他们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没水,或者说水跟不上。

山沟沟里有水,但是从山沟沟里把水一桶一桶的提上来浇地,不合适。

因为这个,于琦又祭出了继曲辕犁之后的又一个种田神器——水车。

不是于琦藏着掖着,实在是之前没想到,对于于琦提出来的这种新式的浇灌工具,老农们倒是很期待,毕竟有曲辕犁的例子在前,所以在于琦提出来之后,匠人们就开始不断的试制。

在水车制作出来之前,倔强的老农们是不会让于琦拿一年的收成来做实验的。

既然大规模的耕作行不通,小范围的实验总行了吧,正好于琦跟族老们之前商议过,在族田中拿出一小部分土地作为试验田,用来试验不同的耕作方式、不同的肥料比例及施肥数量对产量的影响。

最近这段时间,恰逢春耕,于琦就在新寓县内忙活这个了;当然了,也有借此低调一段时间,以平息攻打海昏县所带来的的影响。

于琦是想息事宁人的,但是他的所作所为流传出去之后,还是对周边的县,尤其是宗族势力强大的彭蠡泽周边诸县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虽然于琦已经行文各县,言明原委,但是流言这东西,尤其是在涉及到大人物,或者关系自己利益的时候,是没有道理可言的,添油加醋只是常规操作,越是不着边际,人们越是愿意传播。

这是人们的天性,所以于琦虽然每天都能从于拾那里听到好几个流言的版本,但也没在意,只是躲在县内捣鼓种田。于琦已经打定了主意,只要他不搭理流言,这股流言自然会渐渐消散,等春耕过后,他再给田间地头或者村口墙根树下的老百姓们找个话题,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只是于琦却忽略了,老百姓可以不在乎,那些跟海昏县前宗族豪强们在彭蠡泽周边并立了上百年的诸县豪族们不能不在意啊。

万一有一天,于太守的屠刀挥到了他们头上,那该怎么办?

三国从江东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特种兵:摆摊的我被老高认出来了 连载中
特种兵:摆摊的我被老高认出来了
江九笑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特种兵:摆摊的我被老高认出来了】郑秋穿越到特种兵、佣兵盛行的世界,成为老炮的弟弟。因为家境贫寒,兄弟俩一个上工地,一个摆地摊,只为了多赚点钱。万万没想到,摆地摊的郑秋被老高认出来了!开局就面临神级选择!选择一:跟随老高入伍,奖励高级身体强化剂!选择二:拒绝老高的邀请并继续摆摊,奖励十万现金!选择三:让老高帮忙送出国,并成为佣兵,奖励神级大礼包!……郑秋:“我哥已经为
10.9万字5个月前
逆天换明 连载中
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天道无眼,就逆天而行;民不聊生,就换了这朝代。 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了天启六年的辽东,正是建虏肆虐、杀戮血腥的年代。 道路漫长而艰险,热血沸腾而奔涌,不甘为奴的他只有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杀出一条淋漓血路,实现梦想中的光明未来。 崇祯,皇太极,毛文龙,袁崇焕,孙传庭,李自成,张献忠,卢象升…… 历史长河中,皇帝、名将、名人,谁将成为最耀眼的那颗星?抑或是他站得更高的肩膀,攀上顶峰的垫脚石?
246.2万字4个月前
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 连载中
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
西极监兵
尼赫卡里地区,金字塔中的亡灵再次苏醒。 旧世界中,人类与矮人正饱受绿皮和野兽人的袭击。 新世界里,曾经同为一族的尖耳朵们,现在已经变成两个阵营,并且正在死斗。 丛林之中,冷血的秩序维护者正在孤独的对抗层出不穷的邪恶之敌。 震旦天朝,匈人、猴人、玉血族和奸奇魔党等将这里搅得一片混乱。 而在远东的岛国尼朋,这里也并不安稳。 长久的战乱制造太多的鲜血,死亡的怨念侵蚀着大地,传说中的妖怪与神魔开始逐渐复
105.5万字4个月前
为何这大秦越来越强 连载中
为何这大秦越来越强
圆圈夜
王陆看向堂下跪着的两位嫌疑犯,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凶手是黑衣人,白衣人是无辜的。 故此, ”政兄,凶手就是白衣人,把他关起来!“ 嬴政:“来人,按王陆说的,把白衣人关起来。” 白衣人顿时急道:”不可能!我的计划天衣无缝,这世间根本不可能有人能看破!“ ——嬴政政绩+1,大秦国运+10000 王陆看着越来越强大的秦国,陷入了深深的担忧。 ”秦国再这么强大下去……该死的人就是我了……“ ————————
23.3万字4个月前
文唐 连载中
文唐
步兵长
现实中的历史老师,网络上的键盘侠,魂穿初唐农家子。 此时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李世民还不是后来的太宗皇帝。 主角机缘巧合与长孙无垢结为姐弟,然而只有十岁的他纵使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选择蛰伏。 蛰伏期间他重操旧业,在初唐修建了一所学塾打发无聊的生活。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为学生编写的教材震惊了整个文学界; 他的随堂笔记掀起了文化风暴; 他无聊之下创立的学塾也成为新文化的圣地。 而他本人……
241.9万字4个月前
重生明朝当文豪 连载中
重生明朝当文豪
瓯皓
魂穿明朝万历年间,附身诗书清贫之族,刘舜正值弱冠之年。 父亲一心举业,却屡次大比落第,刘舜不忍父亲就此辍学,于是主动扛起了养家的担子。 这是一个“儿子经商卖书养家,父亲读书应试科举”的故事。 …… …… 在外奔波一天,刘舜回到家中,见父亲刘孔正在书房里打瞌睡。 “父亲,乡试大比又临近咯!”刘舜问候道,却见父亲纹丝未动,且鼾声依然起伏不止。 刘舜急了,禁不住敲了敲书桌,说道:“别偷懒呀!儿子赚钱也
4.9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