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于琦的名号起了作用,还是于琦的态度起了作用,亦或者是自觉逃跑无望的山民中总算有人愿意配合,为大军的前进充当了向导。
有了向导之后,于琦广布斥候,竟然无惊无险的绕过了春谷县,来到了春谷县城东侧、位于芜湖跟宛陵之间的群山之中。说是群山,其实并不险峻,按照于琦的认知,称之为丘陵更为合适,实际上在后世,这一片区域按照地形特点有一个统一的称呼:皖南丘陵。
都是山,丘陵跟山地地形有什么区别?
当然是可以种田啦。
至于于琦为什么要小心翼翼的从山岭中绕路而不坐船顺流而下,却是因为春谷县城乃是临江而建,江边有一个热闹的渡口,就算晚上也有渡船经过,还不如广布斥候,从山岭里绕路呢。
当于琦帅军在芜湖跟宛陵之间的一个河谷集结的时候,斥候传来消息:孙贲率领大军已经与太史慈交上了手。
按照计划,太史慈会在抵抗几天后,放弃关隘,佯做不敌撤入泾县,引诱孙贲部至泾县城下。
如此一来,于琦的三千大军就需要在这里待上几天,不过这里毕竟不是南面群山地形可比,这里的人烟要稠密的多,短短一天时间,于琦散出去的斥候就抓了几十个山民过来。
待的久了,难免有暴露的危险。
在探查了芜湖跟宛陵城的守备情况后,于琦跟是仪商议了一下,决定改变计划,分出小股部曲,化作山民混入芜湖城中,于琦跟是仪则带领大部分部曲,决定趁着宛陵城防守力量空虚的时候,突袭宛陵城,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行军十三天,攻城俩时辰。
有心算无心之下,于琦迅速攻占了宛陵城,截断了孙贲的退路,随即于琦留是仪守备宛陵城,率军奋起余勇,抄了孙贲的后路。
建安元年二月初,于琦率军与太史慈部前后夹击,全歼孙贲大军,斩首两千有余,俘获两千多,孙贲当场战死。
三国从江东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