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陈颍还是决定先只在南边推行,南方文风浓厚,对于这样的风雅之事更能接受一些,等先在南方站稳脚跟,做大做好之后,再往北地推行就很容易了。至于收稿之事,陈颍决定在各地的听风阁都成立一个部门,全由女子组成,负责定期举办一些诗会文会,邀请当地的女子参加。
这日,赵旭将陈颍叫到他所居住的落梅院,盯着陈颍看了许久之后,赵旭感慨道:“一晃眼你都长这么大了,都要定亲了,要是你娘知道一定会很高兴的。”
“父亲,……”
“我没事,就是有些感慨。”赵旭摆摆手道,“来,这是随着林家的礼单一同送来的,是给你的,打开看看罢。”
赵旭指向桌子上放着的一个锦盒,示意陈颍打开看看。
陈颍依言打开,只见锦盒里摆放着一只小巧精致的荷包,通体黛蓝色,纹饰秀美。陈颍才发觉,在不经意间,黛玉绣的荷包已经从针脚歪扭到如今能这般精致好看了。这一刻,陈颍心中无比希望能马上赶去扬州和黛玉相见。
赵旭道:“如今六礼已成其三,再加上现在只是定下亲事,所以只差‘换帖’一步了。”
陈颍问道:“父亲,那我们何时前往扬州下聘?”
赵旭哈哈大笑,“原来你小子也有着急的时候啊。我和你外祖父着人测算过了,八月十二是个吉日,咱们后日便动身,刚好能在八月十二之前赶到扬州。怎么样,你有没有什么提议?”
陈颍拱手道:“一切都听凭父亲安排。”
赵旭摆手道:“快拿上你的荷包赶紧走,留在这儿碍眼。”
陈颍告退离去,走到门口时回头道:“我这就去告诉沁儿,父亲嫌棋她绣的荷包。”
“你这小兔崽子,我什么时候说了,不许去。”
陈颍自然不会真的去和陈沁说,不然老爹的胡子又要遭殃了。
带着镜盒回到听雪院,陈颍到内间关上房门,将黛玉过往送给他的荷包、络子、香囊都取出来按顺序摆在榻上,再将镜盒里的那只放在最右边,看着这些由旧到新,由粗糙到精致的绣活儿,陈颍仿佛看见了黛玉的成长。
【玉儿,等着我来】
……
两日后,赵旭和陈颍带着准备好的聘礼登船南下,去往扬州下定。
“六礼”第四步是“纳征”,又叫做“大定”,男方长辈带着聘礼送去女方家里,作为定盟之礼。下了聘礼之后,双方交换聘书,婚约落成。是以这一步又叫作“换帖”。
“三书”除了“聘书”之外,还有“礼书”和“迎书”。
礼书就是记录礼物明细的文书,等到了林家,会随着聘礼一同交给林如海。至于迎书,那要等到迎亲前才会用到。
八月十日下午,赵旭和陈颍的船停靠在了扬州码头处。虽然习俗所限,林如海不能亲自前来相迎,但还是派了林家的老管家林忠带着人在码头等候迎接。
贾琏在得知有人来林府提亲,并且林如海还同意了时,他很是错愕,他那个便宜妹妹迎春比黛玉还要大上两岁呢,家里老太太和大太太从来都没提过要给她相看人家。
不过在得知男方是颍川陈家那个名满天下的陈颍时,他还是极为高兴的,在他看来,林如海是他姑丈,陈家和林家结了亲,以后他不就也和陈家是亲戚了。听说那个陈颍不但读书厉害,做生意也是顶尖的,手下的云字号日进斗金,当初那蜂窝煤可是只下金蛋的鸡,人家眼都不眨的就公诸于世,没多久又在冰块生意上大赚一笔,不论冬夏,人家都有能为赚钱,要是到时候随便指个门路给他,他也就不愁银钱了。
是以在得知林如海安排管家去迎接陈家人时,贾琏说了句“姑父,只派管家去接显得不够郑重,不如就让小侄去一趟罢”,自告奋勇前去迎接,林如海自无不可。
陈颍跟着赵旭下船后便看见了管家林忠,在林忠身前还有一位锦袍玉服的年轻公子,面容姣好,一双桃花眼透着些轻浮。陈颍猜想这位便是荣国府大房贾赦的嫡子贾琏了。
“林管家,麻烦你来接我们了,这位是我父亲。”
红楼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