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黛玉有些疑惑,之前看见陈颖写的故事书里有大地母亲一说,明明是他自己写的,怎么这会儿又说现在才知道原因。
“之前在船上数日,感觉整个人都快变成石头了,方才下船,脚踩在地面的瞬间,仿佛重获新生,就像饿惨了的婴儿喝到了母乳一般,所以大地母亲真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黛玉红着脸暗啐了一口,心里吐槽陈颖的不着调,还以为他有什么高谈阔论呢。
“我怎么没有这种感觉,想必又是哥哥杜撰了捉弄我的。”
“明明是妹妹你坐在马车里,没有下地,自然感觉不到,偏说我杜撰,可真是冤死我了。”
“呸呸呸,好好的说什么死呀活的,哥哥快把它呸走。”
感受到黛玉的着急,陈颖心里暖暖的,应着她的要求呸了两下。
因为林如海之前打发人去了信,码头上有林氏的人来迎接,林如海上前去交涉。
回到林氏族里,林如海领着黛玉见了几位族里的长辈之后,就带着陈颖和黛玉下去安置歇息了,明显能感觉到林如海和宗族这边并不亲厚,还不如对贾敏的配房态度好。
陈颖大致推测,应该是当年林老爷子去世后,林氏宗族这边眼红林家财产,欺负林如海孤儿寡母,直到林如海高中探花,得了先荣国公贾代善赏识,才又腆着脸上赶着来巴结。
如今林如海尚在,且身居盐运要职,陈颖原以为姑苏林氏的族人并不敢放肆。
可实际上,虽不似原著里林如海去后那般贪婪丑陋,却也算不上好的。
有几个年纪大辈分高的族老端着架子颐指气使,让林如海照拂这个提携那个,甚至还有抱怨生活艰难让林如海分些盐引换银钱度日的,一个个都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着实丑陋。
林如海也没惯着他们,给族里购置了些祭田,又给族学请了几位举人先生,其他的无理要求一概不理,气得几个老头脸红胡子抖,大骂林如海不孝,那叫一个白沫飞天。
贾敏的丧事只简单操办了七天,葬入祖坟。林如海便急着赶回扬州主持盐政大局,这段时间林如海早就攒了一肚子委屈和怒火,这次回去带给盐商们的必是山崩地裂。
陈颖见黛玉伤神太过,状态很是不好,便央了林如海,自己带着黛玉留在姑苏往各处庙宇进香祈福,好让黛玉散散心。
林如海思索再三,同意了陈颖的提议,留下了老管家林忠并两个护卫,黛玉身边的白鹭朱鹮自然是跟着,还有原著里跟着黛玉上京的奶嬷嬷王嬷嬷以及娃娃脸雪雁。
陈颖不喜欢林氏宗族那些人的嘴脸,自然不愿意留在那里,也就没告诉他们自己和黛玉要留在苏州。
在码头送别林如海之后,陈颖携着黛玉直奔准备好的别院。
“妹妹,这院落如何,虽不大,但假山流水,亭台花树一应俱全,妹妹可还喜欢?”
黛玉看着眼前精致的小园子,露出了数日以来的第一抹笑容,见黛玉高兴,陈颖趁热打铁,领着黛玉游览观赏。
潺潺溪流从秀巧的山石下流出,一座可爱的小竹桥连接了小溪两岸。走过竹桥便是一整片郁郁葱葱的翠竹林,微风吹过,沙沙作响。
踏在青石铺砌的竹林小径上,听着轻微的流水声和风吹竹叶的沙沙声,黛玉感觉难得的放松,一直梗在心头的苦闷哀愁此时都忘却了。
陈颖侧头向黛玉问道:“这竹林妹妹可瞧得上?”
黛玉冲着陈颖感激一笑,点了点头。
陈颖回了个笑容,继续道:“在扬州时,我作为客人,有些话想提醒世叔却不好开口,现在到了我的地儿,有些话要告诉妹妹呢。”
“哥哥请讲,玉儿必定好好记着。”
“第一个就是这竹,妹妹爱竹,在扬州时院子周围遍植翠竹,可竹林阴凉多潮,妹妹的院子又贴地而居,本来就身子柔弱,如何能长久居住;更何况秋冬之时寂寥阴冷,使得人心情也一齐低落,愁思一多,对妹妹的身子也不好。”
“那按哥哥说的,这竹林岂不是一年四季都住不得人了?”
红楼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