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方才所言三利三害合义合理,体合情势,满厅忠贤是否有所异议?”
刘琦声音清亮而又自信十足。
这时已经为刘琦所折服的厅中众臣,全都俯身朝刘琦拜道,
“长公子英明。”
这一刻,刘琦已经让他们心服口服。
见刘琦已经得到了大多数臣子的认可,刘表强忍笑意,用庄严的语气对今日的所议之事下了最后的决策,
“既然诸卿皆以为公玮所言乃是正理,那孤就在此决定,
张绣复降孤一事,孤准了!”
在刘表的这句话说出之后,代表着张绣再度请降荆州之事已经有了个结果。
不过刘表今日的目的可不单单在此。
刘表顿了顿口气,对着立在厅中的刘琦唤道,“刘公玮何在?”
刘琦听到刘表呼召,急忙上前来到刘表身前俯身,不出所料的话,他这个便宜父亲是要为他安排官职了。
只是是文职还是武职呢?
刘表看着已经快与其一般高的刘琦,心中感慨,一直在他羽翼下的北陆儿已经长大了。
北陆儿是刘琦的小名。
刘表站起身,在众臣及刘琦面前当众宣布道,
“思惟忌亲舍贤,以慰百姓,众人既不平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任人宜重其孝,高其能,以明此选之轻重也。
今刘公玮虽为孤之亲子,然其见识非凡,韬略卓越,孤不愿顾虚名而让荆州遗此贤。
故孤今日在此任命刘公玮为成武校尉,领兵三千。
校尉者,军之重职也,公玮既有北进之心,授予其职正和时宜。”
说完后,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刘表从身旁的剑架上取过了一柄装饰华丽的宝剑。
在拿过这柄宝剑时,刘表脸上闪过复杂的神色,而看到刘表拿起这柄宝剑后,蔡瑁脸上的神色大变。
其余早期跟随过刘表的臣子,脸上都浮现了惊讶的神色。
刘表左手握剑鞘,右手握剑柄,只是稍微一用力,这把宝剑就发出了一声清亮的剑鸣声,而后一抹寒光闪过刘表的脸庞。
刘表手中的这把宝剑虽然只出鞘了一半不到,但刘琦就近观察那把宝剑,
见其露出的半截剑身上无一丝杂质,剑身在阳光的照耀下流转着某种色彩斑斓的光芒。
这把宝剑虽未完全出鞘,但刘琦就单单看这一眼就知道,这把剑,绝对是一把质量上乘的宝剑。
刘表神色复杂的打量着这把陪伴了他大半生的长剑,随后他收起不舍的目光,略微抬手,将出鞘的剑身给收回了剑鞘中。
而后他右手握剑,将剑提到刘琦身前,对着刘琦意味深长地说道,
“早年孤游学四方,曾在机缘巧合下在会稽山下遇一名工巧匠。
孤与其志气相投,离别之时,这位大匠耗尽毕生心血为孤锻造了这把削铁如泥的百炼之剑。
因为感这位好友的临别赠剑之情,孤数十年来与这把剑一直未曾分开过。
将这把剑留在身边,一是为了纪念昔日好友,二是这把宝剑锋利异常,孤当年四处游学,曾在途中遇到过几次游寇,正是有这把剑在,孤才多次转危为安,遂有今日。
后来天下大乱,孤奉命安定荆州,世人皆言孤是单骑入荆州,其实不然,孤当时身边一骑也无,有的只是这把贴身宝剑而已。
当年荆州流寇无数,宗贼猖狂,孤正是手持这把长剑统率群臣,才渐渐平定了荆州。
孤之一生荣辱,此剑皆有经历。
孤为此剑取名为慎独。
君子慎独,这是孤数十年来一直奉为圭臬的圣人之言。
还希望琦儿你日后也能以此二字为人生准则,深自磨砺,不可有一丝懈怠。
今为父已然年老,这把剑在孤手上也有数年不曾出鞘,若孤还将其留在手中,只会使慎独蒙尘而已。
你既有进取之心,匡扶汉室之志,为父今日就将慎独剑传于你。
襄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