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象为人正直,只要看到不平之事,哪怕是面对袁术,也会争辩几句。
这种脾气的人去荆州,众人都感觉,恐怕十有八九回不来了。
阎象也不傻,知道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去。
如果运气好,真的借回来粮食,那也是陛下的面子大,和自己几乎没什么关系。
可是如果借不到粮食,这事儿就怪不到陛下的头脑了,要怪就只能怪去借粮食的人,是他无能,是他没用,就算刘景升不砍了他的脑袋,回来以后也绝对没有好下场。
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谁愿意去做?
“陛下,这件事事关重大,恐怕臣作不好,还是另派他人为好。”
袁术也有点担心阎象,知道他是个直脾气,恐怕这种事情他做不来,点了点头,正要说话。
杨弘却见势不好,急忙拱手说道,“陛下,阎主簿在淮南名声甚大,如果让他去荆州,刘景升一定会给他几分面子,说不定,粮食也就借给他了。”
听到这番话,袁术心中感觉也有道理,再次转头看着阎象,缓缓说道,“阎主簿,要不然,你就跑一趟?”
阎象额头的冷汗瞬间冒了出来,急忙拱手,“陛下,非是臣不愿意去,万一借不来粮食,影响的可是整个淮南大局呀,这个责任,臣怕担不起。”
杨弘怎么可能放过阎象,急忙又说道,“陛下,阎象实在太谦虚了,依臣看来,在整个淮南,除了阎主簿之外,别人恐怕都不合适。
还请阎主簿千万不要推迟,为了淮南着想,还是辛苦一趟吧!”
听闻此言,阎象顿时大怒,原本不想和杨弘计较,可是他却不不相迫,实在是可恨至极。
阎象冷哼一声,“陛下,陈虽然有一些簿名,但是和杨从事相比却差了很多。
更何况,杨从事办事稳妥,又机智过人,依臣看来,实在是去荆州的不二人选。
臣建议,杨从事最为合适不过,也最有可能解了粮食。
依臣看来,在整个淮南,除了杨从事之外,别的人就算去了荆州,恐怕也是空手而归,只有杨从事才能说动刘景升,让他借我们粮食度过难关。”
袁术听到阎象的这番话,又想起杨弘的表现,感觉杨弘确实比阎象合适,点了点头,缓缓说道。
“杨从事,既然如此,还是你去一趟吧,省得误了大事。”
听到这番话,杨弘顿时吃了一惊,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阎象能想起去荆州的危险,她也早就料到了,又怎么肯去呢?
他之所以让阎象去荆州,不过是想要借机除掉阎象而已。
陈珪说的话虽然很有道理,可是,这只是单方面一厢情愿,如果荆州刘景升真的想要对付江东孙策,确实有可能会答应。
可是,如果刘景升只是想守住荆州,他肯定不会招惹江东孙策,至于借粮食的事情,那更不会答应了。
更何况,万一被刘景升知道淮南缺粮,他有没有趁机进攻淮南的想法,这谁也不敢肯定!
万一有这种想法,那出使荆州之人,岂不是正好拿来祭旗!
杨弘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前拱手说道,“陛下,臣虽然也想去,可是摘星楼的事情,确实离不开我呀。”
说到这里,杨弘叹了一口气,“陛下,摘星楼从设计图纸,到建造方案,都是臣一手所为,所有的细节,也只有臣一个人知道,如果臣在这关键时刻离开淮南,摘星楼的事情谁来完成?
陛下,无论任何事也不能和摘星楼相比,只要建造完成,必然会引来四方朝贺,到那时候,才能彰显国力,陛下威严。”
杨弘的这一番话,顿时说的袁术喜笑颜开,忍不住连连点头,“杨从事,你说的对,摘星楼的事情确实耽误不得,无论如何也要尽快建造完成。”
说到这里,袁术再次转头看着阎象,微笑着说道,“阎主簿,你就不要推辞了,还是你跑一趟最为妥当。”
阎象听闻此言,顿时吃了一惊,急忙摆了摆手,“陛下,臣愚钝,如果出使荆州,万一失败了,就怕耽误陛下的事,臣心中愧疚啊!
吕布捡到一本三国演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