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九月发布第二次东征高丽的旨意。
十一月到达洛阳。
苏纨当然也要去迎接,然后,太宗便问她,那两首诗是什么意思。
要知道苏纨向来是天不怕、地不怕,砍头也不怕的人。
见太宗目光还算是锐利,便道:“一首是让父皇您保持当年二十岁的雄心壮志,不至于晚年成为一个昏君。另一首,是想告诉父皇和母后,儿臣想了一项退休制度。”
“退休制度?”
太宗微微蹙眉,第一次听说这制度。
苏纨便道:“没错,就是人老了,从而再也不用干活的一种制度。”
太宗却是怎么听,怎么都觉得这话不对。
立刻一脸杀气,严肃地道:“太子妃你此话是否有些太过于大逆不道了?”
苏纨便道:“这就要看父皇您是如何理解的了。父皇,您觉得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面对着太宗的杀气。
苏纨丝毫不怵。
“朕……父皇~也看不透你。”
太宗又改了一个自称。
“那父皇觉得,儿是那种喜欢贪恋权力的人?”
苏纨问道。
“不像。”
“那父皇觉得,儿一直在追求的是什么?”
太宗勒了勒马。
“你一直在追求的是什么,你自嫁入我李家以来,追求的就是皇子之间的和谐共处,臣子们也有说过,朕也有与臣子们说过,历朝历代,皇子能如朕的皇子这般和谐共处的,有史以来,也就唯有朕了。”
苏纨便道:“你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死的时候,父皇你说你少了一镜。”
太宗便道:“那又如何?”
苏纨便道:“父皇。”
太宗:“嗯?”
苏纨:“我知道的镜子比你的多。这也是我为何能让皇子之间和谐共处的原因……”说完,苏纨还不禁叹了一口气,这才接着道:“我还曾与母后说过,大唐将来必亡……”
……
太宗亲征。
近身的随从肯定不少。
今年,李治也来了。
十九、二十的大姑娘了。
一身银白色的盔甲,看上去英姿飒爽。
远处,是正单独私聊的父皇跟太子妃嫂嫂。
太子妃嫂嫂还是跟从前一样,面容几乎没什么改变。
多想可以回到小时候。
只可惜……
“晋王殿下你怎么一直看着太子妃?”
一旁的薛仁贵憨憨地道。
李治便回道:
“本王只是在想,她们俩到底在聊什么,要聊这么久。”
……
太宗属实有点被苏纨的话给震惊到。
因为苏纨甚至能推断出往后三代王朝到底会是怎样。
虽说,这就有点像是在空口说白话。
其实谁也无法验证她说的是否是真的。
但她能从苏纨那沉重的语气中,感觉得到,苏纨并不是在开玩笑。
“那如果真如你所说……”
说到一半,太宗便意识到,问了也是白问。
敢情,朕的一生,就这样了吗?
随后,她便道:“等朕这一次亲征完,你就回长安吧。”
说罢。
便调转马头。
……
等父皇跟太子妃嫂嫂终于都说完。
李治这才终于找到机会,策马上来。
好好地跟太子妃嫂嫂一起策马驰骋一番,叙叙旧。
……
由于此前,大唐已经将辽东的战线推到了辽东以东,鸭绿江以西,因此,今年东征高丽,倒是比第一次东征要轻松不少。
女尊大唐:我成了太子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