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昔日她与佛教的确是有一些情谊,但这些情谊还不足以让她改变国策,因为任何宗教与大唐的利益比起来,都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
这管一管,其实也是好的。
看完了李承乾的表现,苏纨也只能说,李承乾真是越来越有魅力了。
这才像个干大事的人。
于是……
这一年最严厉的管理佛教的法规便得以颁布。
而侯君集这边,自然是被那些僧人在心中诅咒了无数遍。
贞观十三年,高昌国国王麴文泰私通西突厥,而且阻碍西域诸国向大唐进贡,太宗想对高昌用兵,然而,朝中却几乎没人同意。
因为这实在是太远了,七千里远。而且还是个只有石头、沙子的地方,就算是用兵打赢了,也守不住。
最终……这到底要不要发兵,苏纨的意见就很重要了。
然而苏纨当然是站在太宗这边的,坚决发兵,因为谁控制了西域,谁就控制了丝绸之路的经济,你想想,光是在那里收税,就能赚不了。
太宗就问苏纨,派谁去好。
苏纨直接拒绝了太宗想派苏定方去的好意。
太宗只能是作罢。
不过……
为什么苏纨会拒绝,这显然也是太宗无法理解的。
直到……
随着侯君集在高昌大胜,之后又有人弹劾侯君集……
不过大概,这也只是巧合吧。
但由于侯君集让人有点失望,这反倒是让苏定方更加有了表现的空间。
…
这不!
高昌打下来了,总得派人去守吧。
而这苏定方,无疑是最佳的人选。
太宗跟苏纨这么一说,这一次苏纨却是同意了,而且是毫不犹豫的那种。
说实话,太宗都要开始怀疑,她是不是知道什么。
不过……
此次除了苏定方,苏纨还又举荐了裴行俭,因为她想让裴行俭去尝试做治理西域相关方面的事情。
这很快便得到了太宗的同意。
或者说,本身太宗也想看看这两人的表现如何。
另外,这建安西都护府的念头,也在太宗的脑海中出现。
幸亏她还没有忘记此前太子的进士试答卷。
不过……
当听说那不是太子写的,而是太子妃写的,太宗则是再次有被震惊到。
这不,在太宗再次把她召来问话时,苏纨便不得不顺道给太宗提了一个建议。
侯君集不是还关在牢里嘛。
这关在牢里也不是个事,你看,再怎么说,候爱卿也是有功之臣。
要不这样!
父皇,我这里有一份攻打高丽的奏折,要不,就让侯君集去提前做好准备。
然后……
便是一份让侯君集去北海郡训练水军的奏折。
嗯!
就很劳苦的,很底层的那种工作。
说实话,侯君集堂堂国公,你让我干这种事,如果是其他时候,那绝对是对一位堂堂国公的侮辱,但现如今,毕竟是有错在先,因此,倒也算是安排得合理。
太宗一开始还有些为难。
但考虑到,这确实也是不错的做法,便随太子妃说的去办了。
反正,也就是敲打敲打,迟早还是要召回来使用的,就当是让侯君集去冷静反省。
但是,也就是苏纨的这一个建议。
……
两年后……
侯君集就都没有回来过。
这是其一。
其二,朝中也是早就找到了可以接替侯君集的人。
那就是苏定方。
还别说。
苏定方到了西域以后,虽然并没有打过什么人数过万以上的硬仗,但是表现却是越发地让人瞩目。
女尊大唐:我成了太子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