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大唐:我成了太子妃
超小超大

第三十六章 这已经不重要了 (2-1)

苏纨自然不知道,长孙皇后是如何看她的。

不过苏纨的基本形象,在长孙皇后心中几乎已经有了数。

这是一个外能帮助太子决断事情,内也能把太子的家事处理妥当,明明年纪还不大,面容还显得稚嫩,思想却是异常成熟的这么一个人。

而这种外表的稚嫩,内里的成熟,也是促使她看着十分具有反差萌。

很是叫人讨喜。

当然,这也导致了她有时候说起道理来,就停不下来。

这或许也是唯一的缺点吧。

虽说之前长孙皇后并没有看到太子妃是如何劝谏太子的。

但长孙皇后似乎已经能够想到她小嘴停不下来的那一画面了。

怎么说呢,或许可以说是叫人又爱又恨吧。

听完了从承庆殿听回来的消息,长孙皇后心情大好。

然后,也是让有司把最近做好的一些香囊,帔帛什么的,给送去。

而奴婢们也有一种预感。

今后东宫这用度,怕是要往上提一提了。

……

其实东宫一直都很苦逼。

日子总是过得有些紧巴巴的,甚至,就连越王的越王府,都过得说不定比东宫好。

这一切都皆因太宗明白,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尤其是让子孙守天下。

太宗考察过自轩辕黄帝,一直到陈、隋,发现分封的侯王当中,凡是功成名就的,大都是最初所封的王侯,而国灭的,大都是因为后世继位的侯王。

为什么?

他总结出来的原因就是,最初所封的侯王,当时赶上国家草创,亲身经历过创建王业的艰难险阻,知道父兄的忧愁劳苦。

所以他们能够做到身处上位而不骄奢,日夜操劳而不松懈。

有时像汉代的楚元王设醴酒招待贤人,有时像周公旦一样吃饭时还停食以接待宾客。

所以他们能够听取逆耳的忠言,最后也深得百姓的欢心。

他们在生前能树立高尚的品德,身后也能被百姓所称颂爱戴。

但等到他们的子孙继位,却多属太平年代,他们生长在深宫之中,在妇人的手里长大,他们不以身居高位而感到覆亡的危险,更别提知道稼穑的艰辛。他们往往亲近小人,远离君子,迷恋美色,轻视美德,违背礼义,荒淫无度,有时还甚至逾越侯王的本分。

难怪最后也就落得国灭的下场了。

所以为了不让太子也重蹈这些后继侯王的覆辙,太宗对太子的态度是必须穷养,而且在穷养的同时,还要给太子安排一堆的老师。以时时刻刻用来规劝太子。

当然,你可能会说,那为什么不对越王也穷养?

其实越王也穷养的,只是,越王实在是表现得太好了,很得太宗的心,所以不知不觉,这赏赐的东西就逾越了。

这第一天给太宗看看他的草书,第二天给太宗看看他的画。…

再反观李承乾,书法书法不会,画画画画不行。

李承乾最会的是什么?

大概是抱着苏纨来玩弄。

不过这些东西也只能说是讲天赋的,你一个人在某方面没有天赋,你就是让他强行去上辅导班,那也不会幸福。

至于说,既然李承乾这些都不行。

那其他的行不行。

比如说监国?

事实上……

在苏纨看来,估计也不咋地。

不然,史书上为何用的是颇识大体、颇能听断,这个颇能的字眼,就很有问题。

……

假如说给李承乾的监国评个分,满分是一百分的话。

那么,李承乾估计最多最多,只能到八十分,甚至有可能还是八十分以下。

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东宫日子过得那么紧巴巴了。

这宫中的物质,是要靠自己争取的,除了最基本的定数,其他的东西要怎么来?

女尊大唐:我成了太子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朕乃大唐皇帝 连载中
朕乃大唐皇帝
东山花灯路
[[【A级签约作品:朕乃大唐皇帝】穿越成为李渊第六子,成为李世民的弟弟。此时,太子是李建成,秦王李世民还未登基!跪舔李世民?不存在!李二想要当皇帝?做梦!玄武门之变,逼死李世民,诛杀李建成,夺得帝位。将秦王妃长孙无垢、齐王妃杨氏、全部收入宫中!汝妻子吾养之!朕乃,大唐皇帝李元景。......三宫七十二院,长孙皇后、杨妃、萧皇后、师妃暄、武媚娘、徐惠、傅君绰......(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
10.3万字5个月前
这个武圣只想当官 连载中
这个武圣只想当官
处默君
大敌环伺,黑云压城,大雍形势危在旦夕。紧急时刻,陆远之决定摊牌。他回首作揖严肃道:“还请陛下给臣升官,臣练国运,升官就能变强。城外区区小贼,弹指可灭。”建宏帝听罢认真思考,沉吟问道:“可爱卿已至王侯,如何再升?”陆远之没有回答,只是眼神灼灼的看着建宏帝身上的明黄滚龙袍。
757.3万字4个月前
大唐好先生 连载中
大唐好先生
郭灬大宝
泱泱大唐,巍巍国风,唐亡至今已有千一百年,世上仍有唐人。倘若大唐当初更加强大,那未来的路,是否可以更改?雄才伟略的李二陛下,又该是怎样的绝世风采?
83.7万字4个月前
我满脑子都是历史典籍 连载中
我满脑子都是历史典籍
黄衣风中驻
【签约合同已经送出,可放心投资】 白明哲:“虽然我不会物理化,但是,我读过一本书,它叫《天工开物》;虽然我不会行军打仗,但是我读过一本书,它叫《孙子兵法》;虽然我摸不准周围人的性格,但是我读过几本书,它们合称‘二十四史’,哦,对了,我九岁时候还默写过《资治通鉴》……” 这是一个历史理论文献世家传人,跑到汉武帝时期的故事。
36.6万字4个月前
儒雅随和镇国公 连载中
儒雅随和镇国公
蒜蓉不加糖
这本该是儒雅随和的陆遥,彬彬有礼、以德服人,建设美好大周的故事。 直到皇帝带着钢铁军团御驾亲征,太子指挥着无敌舰队经略四海。 坐在沙发上抽着雪茄的陆遥长叹一声:“本公真是太难了!”
65.0万字4个月前
颠覆晚金 连载中
颠覆晚金
边郡箭手
公元1211年,这是还沉浸在四方战功自我麻醉中的金朝大安三年; 是尚在舔舐开禧北伐惨败伤口的南宋嘉定四年; 是已经沦为了蒙古附庸的西夏皇建二年; 是在一片古佛青灯中昏昏然的大理天开七年; 是陷入战争泥沼里的西辽天禧三十四年; 是四分五裂的吐蕃第四个绕迥的火兔年; 是笼罩着武人政治阴云的高丽康宗元年; 是致力于处理李陈革鼎不安动荡的瞿越建嘉元年; 也是得意于千年来海洋屏障的日本承元五年.... 但
104.3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