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日已差人定好了雅间!我姓赵!”赵佶说道。
“哦哦,原来是赵公子,雅间给您留着呐!请随我来!你们几个,把客官的马伺候好了!”小二一躬身,然后转身在前引路,又招呼几个小厮前来牵马,服务倒是周到妥帖。
“贤弟,你竟然提前定了位置么?”西门庆纳闷的问道。
“大哥,你有所不知,因为诗会是在这城外举办,所以这个时候,若想在酒楼茶楼有个位置,就必须提前预定。前日我便叫德福在此订好了位子了。”赵佶解释道,说话间,已经上了二楼。
所谓的雅间,就是用一道道墙体把二楼隔成一个个格子,所有的格子对着河边的方向,都是开放的,二楼往外延伸出一两米的距离,设了一圈栏杆,就像是后世的阳台一般。内部用来吃饭饮酒,阳台上另有桌椅,用来喝茶,吃点心,观赏河岸的景色。桌上还放着笔墨纸砚,以便于在此消费的文人雅士们一时兴起,挥毫泼墨。值得一提的是,阳台上左右只有和栏杆一样高的隔断,可以清楚的看到左右相邻的人。他们这间位于最边上的位置,距离河岸边搭建的台子最近,是观看诗会最佳位置。
西门庆朝旁边看了看,旁边的雅间阳台上空荡荡的,没有人,想必是预定的人还没来,他心想也不知一会儿来的是才子还是佳人。
赵佶二人在阳台上落座,四名侍卫本来是站在一旁警戒的,西门庆觉得太过张扬,就让他们在里间的桌子上落座。
不多时就有店小二和茶博士,给两桌送上了糕点,蜜饯,和茶水。
看这茶博士手中的动作,西门庆一阵感慨,终于看到了大宋的茶道,可比后世的小日本的茶道复杂多了,小日本子也只会喝喝抹茶粉而已。
只见茶博士端上一只红泥小火炉,里面炭火旺盛,取出一块小茶团,然后用竹夹子夹起,放在火炉上烘烤了片刻,用以激发茶叶的香味。然后又用一个茶刀把茶团给分解开来,小二把一个水壶放在了火炉上烧水。
茶博士从箱子中取出一个哈密瓜大小的石碾子,就像是迷你的小磨盘。把分解好的茶叶从茶碾上方的小孔中放入,一边放,一边搅动,不多时,就见竹筛子里落满了茶叶粉。
接着把茶粉收集起来,把石碾子紧了紧,再次研磨,茶粉越来越细,一连三次之后,已经细到了极致,茶叶磨好,水也烧开了。
最后取出几个十二公分左右的兔毫盏,先用开水烫了一遍,一字排开。然后用个小竹勺子,每个碗里舀了一小勺,拎着茶壶在每个盏中到了一些,快速的拿起竹刷搅动起来,每个盏都搅动了一遍,茶粉完全化开,之后才继续加水,最后上前把茶水奉给众人,整个过程茶博士做的行云流水,潇洒淡然。
茶水端上来,西门庆没有刻意的去嗅,便已经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浓郁茶香,沁人心脾。那兔毫大斗笠盏在阳光的照耀下,色彩斑斓,透过水看到盏壁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煞是好看。前世他就喜欢喝茶,也特别钟爱宋代特有的建盏,他曾记得,国际拍卖会上,有几个建盏拍出了上千万美金的天价。
此时,西门庆心中浮现了苏辙的那句:“瞎眼煎成声未老,兔毫倾看色尤宜!”,虽然想起了,但他却不敢说,天知道苏辙此时说没说过这句话,如果没说过,那他自然可以拿来用,如果说过了,那日后说不定还会引来麻烦。
在赵佶的邀请下,端起茶盏轻轻嘬了一口,浓淡正好,一股芬芳在舌苔重绽放。微微苦涩之中夹杂着花香,果香,密香,一时间,似乎,来到了春天,万花绽放的花果园中。茶水划过喉头下肚,只觉喉咙间一阵清甜,忍不住赞了一声好茶,摸出两块银子赏给了茶博士和店小二。
对面的赵佶也是笑着微微点头,看到自己大哥这番做派,他只当是西门庆为人洒脱好爽,在他看来,这茶固然不错,但也只是不错罢了。毕竟他在这大宋是土生土长的,这里的文人雅士都钟爱茶道,早就见怪不怪了,而西门庆却还是头一遭,在他记忆中,阳谷县也有,但远远没有京师这般讲究。就好像全国各地都能吃到兰州拉面,但还是不及兰州早点摊儿上的好吃,一个道理。
大宋西门笔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