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尊,带兄弟们回家!回家……”
伤痛心更痛,夏天强撑着下达完命令之后,竟然昏死过去。童渊含泪点头,抱着夏天上马,对于这个小小的队长,除了一丝敬意,更多的还是疼惜。
来时绕道并州,兜了一个大圈,去时直接从冀州返程,还有马可骑,速度上不可同日而言。
待回到洛阳,刘汉少一看,差点没甩自己一个嘴巴子。自己只是凭着对历史的知悉,以为从局势走向中找到了干掉董卓的合理时机,却忽略了细节执行起来的难度。要说也不是完全忽略,不然也不会提前嘱咐夏天,成不成都没关系的话。正因如此,刘汉少才更加悔恨。
侥幸!
自己是抱着侥幸心理,做了一次异想天开的美梦。万军之中,刺杀主将。这事要是真干成了,二十八兄弟不是各个都成了万人敌么。可这世上,有几人当得万人敌?
夏天坠马时摔断了胳膊,加上急火攻心,一直时醒时昏。好在他身体底子好,又年轻……呃……说年少也许更恰当。休养了几个月,便已康复。刘汉少看望的时候,夏天稍一清醒,就开始请罪。此前童渊、赵云已回禀过这次行动的全部经过,并且童渊将失败的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怪自己射早了。
刘汉少哪会怪罪他们呀!
之前大家都不理解,为什么要杀的偏偏是董卓,刘汉少也没办法解释。好!不理解就不理解,让杀谁就杀谁,这些人转过身就去了;数万人当前,要杀人家中间的老大,好!这些人跨上马就冲了。并且抓住最佳战机,一举击溃董卓中军,甚至还给董卓留下个念性,戳了他一箭。
这份忠义;这份胆气;这份见识;这份果决……他们都是好小弟,只有自己不是个好老大。括弧,由此可见,刘汉少的境界基本还停留在小混混当老大的层面上。
“燕云十八骑”的名头听起来响亮,可现在都还是一群小屁孩,他们没名,可他们所做的事,又会逊于哪一支精锐?
不对,他们有名,叫“斩首行动队”。
刘汉少苦笑。
分明就是“敢死队”。只因为自己的一个“奇思妙想”,他们付出的却是生命。
于深深的自责之中开始自省,刘汉少回忆着自己干过的那些不靠谱的事。从卷钱翘家开始,到史侯府幼儿园;找棉花目的虽好,筹划失当;跷跷板水泵的作用有限,推广更难;甚至还教小娃们“摸阿姨的波”,再到这一次的异想天开。
一方面提心吊胆,就怕董卓来要小命,另外一方面又怀揣着前知两年前的优越感,自以为什么事情都可以信手拈来,化险为夷。周围的人都夸赞自己聪慧、圣贤、神通,自己也就洋洋得意、小视天下。
其实呢?
到目前为止,连个明确的小目标都没有。哦,有目标,想杀董卓保小命。可具体该如何策划、实施,一步一步达到这个目标呢?也许,真该找个谋士,在身边时时警醒自己,帮着自己好好谋划谋划……
…………
她先是冲着自己笑,然后就生气了,一副“恨铁不成钢,我拿你没辙”的模样,最后无可奈何地收拾起自己和臭儿子随意乱丢的脏衣服。很想追上去,从背后紧紧地抱住她,狠狠地啃一口,却怎么追也追不上。
曾经只有她像老妈一样,一遍遍唠叨自己要上进,要努力,要踏踏实实、好好工作,可是自己都当成了耳边风。也许她是真的失望了,觉得自己靠不住,才选择分开的吧……
刘汉少从梦中惊醒,眼前的一切都在提醒着他,这里是汉朝。梦境显得很突兀,与汉朝的一切都格格不入,只有刘汉少自己知道,只有在遭受挫败的时候,才想蜷缩进她的怀里。男人,即使有几十岁的灵魂,也依然可以像个孩子一样……无助。
…………
反省归反省,做梦归做梦,刘汉少现在还顾不上其他事,因为他想捞一个人……卢植,卢子干。
这倒不是因为卢植是什么儒学大家,著名将领,而是史书里清楚地写着,董卓进洛阳之后,把持朝政,与群臣商议废黜刘辩、另立刘协之事,当时只有卢植一个人敢跳出来和董卓叫板……虽然没有什么卵用。
大汉大忽悠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