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求娶黄月英
超小超大

第一百一十二章 快吐血的徐公明 (2-1)

杨修骑在马上,不住回头看着身后越来越近的追兵,上次这般奔逃,还是四年前从洛阳逃往许都之时。

数支羽箭从他头上掠过,他充耳不闻。

“辟嚓”

胯下战马传来一声轻微响动,马速骤然一减。

“公明,这是怎么回事?”

杨修惊慌望向身旁不远的徐晃。

“杨郎中,你胯下战马马蹄踩到硬物裂开了,万幸并未碎裂,你小心着些。”

徐晃瞧了一眼马蹄冲杨修喊道,心头阴霾浮起。

正值炎夏,半月都未下雨,地面坚硬如铁,他们又是这般狂奔,最伤马蹄。

他们身下战马的速度,已经和初逃时慢了不少,而身后追兵的战马好似毫无影响,离他们越来越近了。

难不成曹子和当时没说错,荆州骑兵马鞍上加了两块铁环真可以让战马跑的更快?这不合道理啊

“噗通!”

重物摔倒在地的声音响起。

一匹战马突然马失前蹄,翻滚在路旁不远处,马上的骑士连惨叫都未发出就被压在了马身之下。

“啊救我!!”

“当心弩矢!”

几声惨叫和急呼紧接着传来,数名骑卒滚落在地,不知死活。

“杨郎中,我等替你拦住追兵,你快走!”

徐晃伏在马背上,心急如焚对杨修喊了一句,愤然回身冲众人道:“回头,迎敌!”

他的心头沉甸甸一片,方才那几支箭矢果然只是警告。

现在追兵要动真格了,而他们胯下的战马已是强弩之末,再这么逃下去,只会被人当兔子射。

还不如回头拼死一搏,掩护杨修冲出去,他们也算为尽忠职守!

“喏!”

百余名骑卒纷纷掉转马头。

徐晃拎着开山斧正欲冲阵,眼角一撇却发现杨修依旧在身旁,不仅没走,手上还挥舞着一件白色衣衫,不由急道:“杨郎中,你为何不走反要投降?”

“公明,我战马马蹄受损,敌军人数又比你多上数倍,只要三五骑卒就能追上我,我又怎有可能冲出去?对面主将并非陈宫,我试试能否以探亲为由骗过他们,公明你勿要轻举妄动。”

杨修盯着二十余步外的领头的老将小声说道。

“郎中,这”

徐晃有些迟疑。

“逃是逃不掉了,不管成与不成总要试试,修总不能看着公明你白白赴死。”

杨修偏头看着徐晃,拍马出列微笑道:“公明你莫要高看了我杨修,就算你拼死拦住敌军,修若逃不出去,大概也还是会投降的。”

“好吧,郎中小心!”

徐晃领着骑卒立在原地,手中的开山斧依旧紧紧攥着,稍有不对他还能冲上前去把杨修抢回来。

心中微微有些感动,杨郎中这话说的实诚,也没什么毛病。

他们都战死了,一个文弱书生实在逃不掉才投降,也没人能指责什么。

荆州骑军们看着出列之人手上举着的白衫,徐庶摸向鞍上剑柄的手也收了回来。

“停止射击!”

刘琦举起手臂,减缓马速。

后世关于举白旗代表投降的明确记载,东西方都在公元一世纪。

而当时的华夏大地正是东汉朝。

至于原因,他还是从这具身体得知的。

刘邦入咸阳,赢子婴素服白旗相迎,刘邦不解,派人相询,答曰悼国亡之伤。

秦朝尚水德,崇黑色。

子婴穿与国色相反的颜色投降,代表接受秦国已亡的事实,白旗代表投降就此而来。

荆州军缓步上前,把杨修和徐晃手下骑卒半围了起来。

“你等是什么人?”

黄忠手握大刀上前问到举着的白衫士子,目光却不断瞟向士子身后那扛着开山斧的武将。

斧和刀相似,皆是以力压人。

开局求娶黄月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抗战之我的县大队 连载中
抗战之我的县大队
云的朋友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杨栋身怀抗日奇侠系统穿越到29军军事训练团,拯救祖国先从拯救他们开始!
105.1万字6个月前
大明隐驸马 连载中
大明隐驸马
蜗牛写天书
“大哥,我,我冤枉啊!……”杜安一脸无奈的看着嘉靖皇帝。“闭嘴!你还敢说冤枉?朕把你当兄弟,你倒好,把朕的亲妹妹肚子都搞大了,还叫冤枉?……来人!拉他去净身!” 嘉靖皇帝怒不可遏的盯着杜安。
88.4万字4个月前
大秦开局救了秦始皇 连载中
大秦开局救了秦始皇
我爱拉二胡
大秦年间。江源作为穿越者,开拓养殖农业,放牧牲畜,艺术品,打造出了美好的世外桃源。 某一天秦始皇与蒙恬误入,被这里的景象惊呆了! 江源:“你们是傻了吧?” 嬴政:“放肆,寡人可是秦始皇!” 江源:“老子还是玉皇大帝呢!” 在看到红薯,土豆,耧车等等神奇之物后,秦始皇两人都惊呆了。 若干年后。 江源与秦始皇吃着火锅,旁边的世界地图,已尽为秦土。
59.7万字4个月前
贞观第一咸鱼 连载中
贞观第一咸鱼
秋千上
穿越到大唐贞观年间,皇帝彪悍,大臣凶猛,我只想做一条快乐的咸鱼!却总被当成绝世高人……
31.5万字4个月前
率我大汉百万大军 连载中
率我大汉百万大军
听此凋朱颜
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致,皆为汉土!
11.4万字4个月前
大明山河 连载中
大明山河
雨仑
土木堡之变,大明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在此危急存亡之秋,于谦挺身而出,组织北京保卫战,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使大明避免了又一个“靖康之耻”。然而危机还远未扫除,外有瓦剌和蛮寇虎视眈眈,内有奸臣祸乱朝纲,妄图更迭政权。 这一年,东罗马帝国灭亡,陆上丝路阻断,西方的远洋工程正缓缓开启序幕,新的时代已经初现曙光。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明,能否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发出强势怒吼? 陈威作为一个在别人眼中离经
16.7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