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大儒
超小超大

第360章史家 (3-1)

金文和甲骨文,认识是一回事,关键要记得!秦穆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能从记忆中把曾经见过的文字搜索出来,然后照着书写,但是转过头就忘了,又需要去回忆。就像记忆力一下子衰退了一样,不集中精神去回忆,根本想不起刚才学的啥。

以秦穆他自己的理解,记忆存在灵魂之中,而精神力是在识海之中,两者联系紧密,但并非一个东西。

识海之中那个人,应该就是灵魂的显化,而精神力只是神识的力量,要想把金文记下来,首先就得用精神力把文字,在神识之中构建出来。

繁琐的文字,没有长时间的练习,书写当然快不起来,更何况还得用浩然之气书写。好在有孟子义尽心指点。秦穆猜测,孟子义一定以为,秦穆是以孟子一脉的方式修炼,属于一家人,毕竟修成浩然正气者,都是对孟子一书,最坚定的支持者。学术争斗,同样是一件大事,多出一个大儒,对于自己一方的民望提升,非常重要。

以前孟家在儒修之中,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荀家,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这就是两家最大的分歧,所以后人都想压倒对方。还有如今的儒修,其实孟家也很看不的,董仲舒一家独大之后,虽然儒修占据了风,道墨都不是对手,不过那始终不是孟儒!

和孔家一样,孟家地位尊崇,但是外面大部分人,都认为两家全靠圣人余萌。如果说学派多出一个大儒,对于名望提升那是非常的大。

把文字构建在识海之中,需要的精神力很大,既然金文比大篆更好,那么肯定采用金文,而秦穆比其他人更具有优势的地方在于,他能优先挑选自己需要构建的文字。

其他家族那怕是有金文,数量也有限,不可能刚好符合自身需要,这就是差距。不过这带来的难度也成倍的增加,一整夜也不过构建了十个字,而且因为是用精神力构建,大脑疲倦也就不可避免。这让秦穆白天有一半时间,都是在睡梦中度过。

“道家的符文,其实也是文字变化而来,最早刻画在石壁之,后来道家发现了鼓!就把符文刻画在鼓面,增添威力。先是石鼓,后来是青铜鼓,青铜钟。所以又叫钟鼓文!

文以载道!符文同样如此,是对道的阐述,只不过道家的符文,秉承着远古的记录,虽然看去繁复,但是论发挥的威力,尚在其他学派之。”至元讲解道。

秦穆听得很认真,经文他知道一些,不过符文,确实没有学多少,毕竟那玩意,没人面对面教,看都看不懂。宝典之中有一些,他也只是依葫芦画瓢。所以至元开始从头教他,从最基础的符开始认识,绘画。

至元是一个和善的长者,耐心极好,对于道家的经文典籍,符文秘技,知道最多,也最全面,所以是他来教导秦穆,当年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李淳风被送到至元门下。而秦穆也是现在才知道,袁天罡只是在世人口中名声大,而在道家内部,至元名望,完全不比袁天罡低。

秦穆再次有了曾经升学考试前一段时间的感觉,午在独角犀背睡觉,下午休息,半夜画符,下半夜构建文字。

不过有付出,也有收获,一天十个文字,稳定的构建,预计到达噩梦山脉,他的天赐诗词,就能全部用金文来使用。

符文方面,也是收获巨大,毕竟他只是缺少基础知识,大量的符文被熟识,剩下的只是熟练的画出来。

道家符文还有一个优点,可以用兽皮承载,这样一来,就能事先准备,使用的时候,灵气激活就是。虽然还是要消耗灵气,不过要少许多。符文的威力不可小觑,一道灵符攻击,就和制作者全力一击威力相当,如果采用的兽皮带有兽纹,在用好的材料来画符,威力还能增加。

材料秦穆还真不缺,只不过他又多了一件事情,学着处理材料,毕竟不会处理材料,又怎么能合理的利用呢,尤其是带兽纹的兽皮,本身就珍贵,处理不好就浪费了,如果事先有准备,还能请人把材料处理好,只不过他一直没有那个时间来处理天机塔里面快堆满的材料。

唐初大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人在大明,开局救下崇祯 连载中
人在大明,开局救下崇祯
夺命飞龙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人在大明,开局救下崇祯】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京都。闯军大肆烧杀掠夺,生灵涂炭,伏尸遍野。危急之下,绑定无敌神将系统的戚家后人戚振邦,闪现而出。一柄方天画戟,破风疾行。万军之中,直取贼首!煤山老歪脖子树下,救崇祯于咫尺之间。大明,重获新生!飞卢小说网提醒您:本小说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1.0万字5个月前
特种兵:吹牛就变强 连载中
特种兵:吹牛就变强
六六大顺
[[【A级签约作品:特种兵:吹牛就变强】“如果哪天我死了,不要把我埋土里,请把我的骨灰撒向大海,不仅仅是为实现国旗下的誓言,更重要的是,老子死了也要做最浪的鬼!!!”……“韩锋这个兵,军事素质确实不错,可就是他喜欢吹牛和装逼的毛病,一定要给他改改!”“并不是说,一定不让他装,而是说,装逼也要遵守基本法,具体怎么装,装到什么尺寸,这个要做到心中有数!”……简介无力,这是一本从《利刃出鞘》开始的特种
10.5万字5个月前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连载中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南国红豆生
携带系统穿越至东汉末年,却没想到自己竟然穿越成为了袁术! 刘备:这袁公路为何如此不讲武德?光天化日之下招揽我麾下将士……求你留俩呀! 曹操:生子当如袁公路,哀兮哀兮。 李世民:袁公路会是我毕生之敌! 袁术:不瞒诸公,在公路心中,在座的各位皆是乐涩。 且看在这新乱世,袁公路又会翻起怎样的波澜。 (还请期待与支持!)
153.2万字4个月前
科学家闯汉末 连载中
科学家闯汉末
云舒兄
“都是符水,为何你的真的可以治病?”张角一脸不解。 “我这个是磺胺。” “黄什么?黄符?难道你用的朱砂比我的好?” “我这不是黄符...算了,我多和你说一个字都是你赢!” —— “主公,董卓弑帝了!” “哪里来的消息?” “洛阳来的电报!” “好,准备起兵!” —— “我袁本初四世三公,居然被你这山野之人打败,我不服!!” “你一个洗头用淘米水的人和我这个用洗发水的人说我是山野之人,你疯了吧!”
331.3万字4个月前
晋击天下 连载中
晋击天下
湘南笑笑生
晋成帝司马衍:小皇叔救我。 寒门士子:天不生公子,千古如长夜。 天下汉人:公子不出,如苍生何? 慕容恪:既生珂,何生恪! 冉闵:能与公子一战,死而无憾! …… 误打误撞成了东晋宗室公子,不愿混吃等死,故当拔剑奋起。 穷我一生,镇北伧,压南貉,兴皇权,破石赵,扫慕容……五胡臣服,四夷来朝,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我晋土!
139.6万字4个月前
大明庸医 连载中
大明庸医
神农教主
泰昌元年,延绵存续了两百多年的大明朝风雨飘摇,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登基不过只一个来月的泰昌帝朱常洛,服下两枚来历不明的红丸仙丹后,两腿一蹬,嗝屁了。 年方十六的朱由校,懵懵懂懂地接过死鬼父亲留下的烂摊子,经过一番焦头烂额的励精图治,豁然开朗的他一头扎进木匠的工艺世界里无法自拔。 而此时在京城南边的一条小巷子里,一代名医张守恒的独子张丰益,正守着老爹遗留下的小医馆成天瞎鼓捣…… 满嘴嚷嚷着“做庸医
5.0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