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备救援徐州开始
超小超大

第四十九章 琅琊伏氏 (2-1)

“为何不算上我?”

萧建的话,让刘义逊眼睛一亮。

“从我个人来说,我是不愿意与这么多人为敌的,因为太不划算。可是从整个琅琊国来说,我却有必须发兵的理由。”

老萧是个好官儿啊,刘义逊不是第一次在心里这样想了。

他强烈的谴责了自己藏在最深处的那股优越感,总以为别人都是胆小怕事,没有担当。

往往事到临头才会发现,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挑一个头,真到了该承担责任的时候,谁会弃城而逃呢?

不过还算刘义逊聪明,萧建怕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他也怕。刘备需要做出成绩,但是也不用把所有人都给得罪死。

萧建想了想,明白了刘义逊为什么不让自己向下邳写报捷的文书了。一件剿灭黄巾的事情,分两次报上去,陶谦可能会认为你在自卖自夸,虚报功劳,还不如完成之后,把一份漂亮的成绩交给陶谦看。

刘义逊又叫来田豫,四人商议了一番,很快就确定了目标。琅琊以北的五个县,就是黄巾军这次侵犯的四县,外加刘备所在的诸县。

地方势力都有领头羊,刘备要做的就是敲掉这些人,其余的也成不了什么气候。这些领头羊,除了几股土匪之外,就是地方的豪强郡望。

琅琊郡望很多,北五县以伏氏为最(伏皇后的家族),王氏(琅琊王氏不用多说,后面700年出过九十多位宰相)、诸葛氏的势力次之(葛国后人,迁到诸城以后,才有了诸葛氏)。

刘义逊这一次决定拿伏氏开刀。

如果你看过一档关于中国典籍的综艺节目,就会对《尚书》有所了解。

当初秦始皇焚尽儒家典籍,除了孔府墙壁中所藏的以战国文字写成的古文经书之外,大部分儒家典籍只能靠口耳相传。

西汉建立之后,官府苦寻无果。只能派人到各地搜寻还记得一部分典籍的老人,欲重新恢复儒家典籍。当时伏家的先祖伏生。在齐鲁之间传授《尚书》,名声很大。汉文帝派遣晁错前往伏生处求学《尚书》二十八篇。

但是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看书都有自己的理解,晁错所得的《尚书》完全是伏生口述得来的,伏生有没有增添删改,不得而知。由于他们是用当时汉代的文字书写出来的,所以称之为今文《尚书》,传于天下。

后来西汉景帝末年,鲁恭王刘余要拆毁孔子旧宅来扩建他的宫殿,一榔头下去,凿出了用战国文字书写的《尚书》及其他经典。从孔府墙壁中所得的四十六卷58篇,被称之为古文《尚书》。

按理说古文尚书才是正统,但是武帝的时候朝廷发生了巫蛊之祸,孔子后人孔安国献出的典籍只能被藏于国家图书馆,无人传授。今文《尚书》则继续在天下广招学子,发扬光大。

西汉经学家刘歆,就是后来改名刘秀想要沾一沾天命的那个。他在整理古籍的时候非常推崇这部分典籍,后来王莽执政一度开始传授古文《尚书》。像东汉的马融,许慎,郑玄都曾经因为研究古文尚书而闻名。其中郑玄是以古文为主,兼采今文,择其善者而从之,成就最高。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古文尚书遗失了,但是东晋的时候,忽然又出现了一部新的古文《尚书》,还被隋唐当做国家法定读本,引起广泛争议。

这种今文和古文学者以《尚书》为代表,对儒家典籍的内容、排列次序、对待孔子的态度的质疑辩论,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今古之辩,也叫今古文经之争。

二零零八年,清华在最新出土的战国中期的竹简中发现了真正的古文尚书,并最终确定东晋时的古文《尚书》确系伪造,今古之争告一段落。

话说回来,伏生。两汉之交,伏生的后人伏湛从王莽那里转到光武帝麾下担任尚书,行大司徒事,留京镇守,后来接替邓禹做了大司徒,那是伏家最风光的时候。

伏湛一去,大汉从一流家族迅速衰落至地方豪强。伏完娶了汉桓帝的长公主为妻,伏皇后又嫁给了汉献帝刘协,可以说是中兴了伏家。

刘义逊只觉得这不是近亲结婚吗?汉朝好像有这个传统。

从刘备救援徐州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特种兵:三年又三年 连载中
特种兵:三年又三年
天榜留情
[[【A级签约作品:特种兵:三年又三年】“你说,你吃喝嫖赌多少次了,我千方百计跟军医院说你心理有问题,要你去看心理医生,可你还到处拈花惹草?你是不是真的心理变态啊?你忘了自已是好人还是坏人啦?”“明明说好是三年,可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就快十年了范天雷!我这个卧底怎么办?荤素不沾?”再不收网,我都要成世界级地下皇帝了!(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0.9万字5个月前
乾隆四十八年 连载中
乾隆四十八年
一万只熊猫
一次岛国之行,让赵新意外的买到了一件古董。身处18世纪后期的岛国,面对着历史上的大饥荒,数百万的饥民,赵新如何选择? 本书Q群:656942331。欢迎大家来讨论,提出建议。
302.0万字4个月前
开局要被唐太宗五马分尸 连载中
开局要被唐太宗五马分尸
炖烂的肉汤
秦寿穿越到大唐,却被高阳公主看中,强绑进了内宅,气急败坏的李世民听闻,誓要把他五马分尸。 李二钓鱼式“聊天”,但凡秦寿说错半句,便死无全尸: “世人都说圣上在玄武门之变中,残忍无情、不忠不孝!你怎么看?” “说这种话的就是无知!圣上才是天下最有情、最孝顺的人......” “世人还说圣上霸占弟妹,色令智昏?” “愚昧!圣上冒天下之大不韪娶弘农杨氏为了什么?那是为了巩固执政地位。就算有错,也只是犯
104.9万字4个月前
大宋就该这么玩 连载中
大宋就该这么玩
风情如画
回到大宋。 组织足球联赛,玩出新花样。 重走丝绸之路,深入中亚狂购汗血宝马。 开启大航海,美洲的农作物在远方招手。 改良烟花,火树银花不夜天。 这一切…… 只为重写一段历史。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世上再无《满江红》。
80.4万字4个月前
大宋很野蛮 连载中
大宋很野蛮
牧尘客
赵颀不过是想去山神庙捡个漏,但却不想被神像砸死,穿越到了南宋末年一个傻子身上。 山神显灵过的傻子自然不一样。 面对蒙古入侵,国土残缺,近三百年没有雄起过的文明故国,赵颀发誓要让他野蛮起来。 “报,大帅,蒙古大军杀过来了!” “哈哈,好,众将听令,将本帅的意大利炮推上来!” …… “报,大帅,城下蒙军首领好像是大汗忽必烈!” “嗯,哇哈哈哈,太好了,把本帅的大狙抬上来,对城下喊话,老子让他先跑四百
78.5万字4个月前
大唐盛世我来了 连载中
大唐盛世我来了
龙橙天下
一个普通大四毕业生,和别人一样追寻梦想的时候,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就在忙着赶面试的时候,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意外来到了大唐...
28.3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