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夺舍扶苏开始
超小超大

第24章 此物名唤耧车 (2-2)

据《秦史·食货志》记载:“二世初年,力在兴农。做耧车,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日种一顷。”

扶苏带着李信来到了尚方,指着眼前的农具,得意道:

“此物名唤耧车,一日可耕田一顷。”

李信闻言大惊:“纳尼(划掉)什么,此物一日可耕种一顷地?”

他仔仔细细地观察着面前的器物,杨过在旁边给他讲解。

楼车这个东西,下面有三只脚,每一只都可以破土开沟播种覆土,也就是一次可以种三行。

上面是一只耧箱,里面可以储存种子。在播种的时候,耧箱里的种子会沿着耧车的三只脚均匀的落在沟里。

楼车的使用也十分方便,只需要一牛一人就可以操作。

耕种时,一头牛在前面牵引着耧车前行,一个人在侧面牵着牛并且扶着耧车,种子会顺着楼车落在沟里,随后被覆盖上土。

杨过说自从耧车造成之后,他们已经实验过很多次了。

利用这种农具进行耕种,一天可以耕种一顷地,播种效率大大提高,耕种面积比原来提升了好几倍。

听着杨过的讲述,李信震惊了。

大秦现在的播种是这样的。

最贫贱的家庭,是没有耕牛的,全靠人力。

一人拉犁破土,一人扶铁犁,一人提着篮子播种并且覆土,三个人一天可以播种的土地不过两三亩。这样耕种是极其劳累的。

中等之家,拥有了耕牛。秦代是二牛抬杠,即两头牛拉着一支铁犁。

这种耕作需要两个人拉牛,一个人扶铁犁,一个人提着篮子播种并且覆土,总计四个人。

不过效率大大提升,二牛四人一天可以耕种二十亩。

而现在,扶苏发明的耧车。一头牛可以拉耧,一次可以播种三排,破土、播种、覆土一气呵成。

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发明?

尽管杨过说他们已经试验过了,一天确实可以轻轻松松耕种一顷地。

但李信做事情,事必躬亲,一定要亲自试验一下。

实验的地点选在了上林苑。

扶苏想派身边的小黄门帮他耕种,被他拒绝了。他的卫兵们想帮助他来实验,被他呵斥了。

李信表示,如果不亲自尝试一下,怎么能够真实的了解这种农具呢?

于是,堂堂的二千石官员,亲自下场。

他左手牵着牛,右手挽着铁犁,在上林苑中进行耕种。

原本以为李信不过是尝试一下就算了,没想到他一连耕种了十几亩才停下。

天色渐渐暗了。

当李信兴冲冲的冲到扶苏面前的时候。

扶苏正在上林苑中百无聊赖的打着哈欠,吸着猫。

不是狸猫,是熊猫幼崽,皇帝就该吸熊猫。

李信激动地说道:“陛下,臣已经试验过了,耧车耕种效率确实很高,且省时省力省耕牛。臣建议陛下多多制造,春种之时,在全国大力推广。”

扶苏抱着怀里的“猫”,乜着眼:“搞了这么久,李信,想蹭朕的饭就直说,朕赐宴还不行吗?走,一起吃点?”

他转身对身边的小黄门说道:“吩咐尚食上晚膳,朕要饿死了。”

李信摸了摸头,讪讪笑到:“谢陛下赐宴。”

从夺舍扶苏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打鬼子从八佰开始 连载中
打鬼子从八佰开始
星流雨
刚看过《八佰》的萧震穿越到了四行仓库外面。 绑定了系统,获得了盲盒,开出了隐身披风。 利用隐身披风暗杀了三名鬼子医疗兵,又获得了遥控炸弹、尼泊尔军刀,消音器。 …… 在他面前,鬼子不堪一击,奸细无处藏身,汉奸死无葬身之地。 华夏男儿,铁骨铮铮! 杀敌卫国,成就功名!
52.9万字5个月前
末魏 连载中
末魏
林暮疏影
魏无道,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现代青年孤身来到一个将乱不乱的魏末,成为了一个不受宠的勋贵子弟,未来,他将如何自处? 生逢乱世,大丈夫当提三尺青锋,立不世之伟业。
22.4万字4个月前
奋斗在南宋 连载中
奋斗在南宋
宝贝啊大宝贝
公元1210年,南宋嘉定三年。 这一年,大诗人陆游留下“示儿”这一绝笔后驾鹤西去。 这一年,面若桃花的四娘子杨妙真正在北地舞着那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梨花枪。 这一年,著名奸相史弥远已大权独揽。 这一年,离蒙古始攻金国只剩下一年。 这一年,纸币会子钱大幅贬值所引发的危机正在深化。 这一年,江木来了。
6.8万字4个月前
大唐名人堂 连载中
大唐名人堂
熊仔出山
贞观二年,长安城西市苏家酒楼,苏岳带着麻辣小火锅来了!
8.8万字4个月前
我是王富贵 连载中
我是王富贵
青史尽成灰
我是王富贵。在大明朝,没有人比我的钱更多,没有人比我的官更大……不过要做这两点,首先就要帮朱厚熜坐上龙椅,要帮他保住自己的亲爹。守护最好的朱厚熜,坚决捍卫兴献王的亲爹身份不动摇……总结起来,就是两个..
174.5万字4个月前
三国赵为皇 连载中
三国赵为皇
凤溪凰跃
狼烟起,北风猎猎,银枪挑画戟,白马踏敌营。 战鼓响,雕弓满月,只手擎大旗,千骑卷平冈。
新书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