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朱标
超小超大

第23章 被惊到了 (2-2)

如果这黄册方法绝对不是刘伯温出的主意,看来这位太子殿下不仅仅温文敦厚,确实有些手腕。

“陛下,太子殿下所说确实是好法子,只不过微臣认为这黄册若真定制好,数量庞大,该如何储存。”

李善长瞪了眼胡惟庸,觉得他太自作聪明,说出这话。

胡惟庸的提醒,朱元璋回过神问道:“标儿,你怎么看。”

“回父皇,儿臣认为可以在南*京后湖中心的几个小岛上建有几个专门的档案室,用来储藏黄册和鱼鳞册。”

“皇城不好?为何选在后湖那里。”朱元璋思索。

“后湖四面环水,可避免火灾,况且这些湖心小岛与外界联系少,黄册和鱼鳞册的保管不易受外面的干扰,是个收藏重要文册的好地方。”

朱元璋点头,掌握了土地的占有情况,凭借黄册,便可向黄册名册中的老百姓征劳役、摊派赋税。

“为防止由于人口、地权的变化所引起变动,我们可以每十年就调查一次户口,并重新更制一次黄册,叫做“大造。”

老朱觉得,自己倒是想过类似于这一类的,却没有自家儿子想的这么周到。

看来这几位老师选对了。

宫道上,李善长看了几眼四周对胡惟庸道:“太子可是大明日后的储君,你今日提出的问题实在愚蠢。”

“丞相,我是看不惯那刘伯温得意,他虽然是诚意伯,可他如今成了太子少师,我实在是难咽下这口气。”

胡惟庸甩了袖子。

“惟庸啊,你我是同乡,对付刘伯温需从长计议,皇后娘娘十分信任他,又是太子少师。不可乱了方寸,陛下欣赏你,就行了。”

“丞相,太子刚才说的鱼鳞图册你怎么看。”

两人同行远去,消失在宫道尽头。

……

……

“这鱼鳞图册与刚才的黄册制度有直接关系的册籍。掌握土地占有状况。全国各地去丈量土地,交赋粮一万石的区域可为一区,把这一区里的所有耕地编为一册。

并将这鱼鳞册中各田地的方圆形状编上号码,写明四至、面积和田主姓名,另外注明土地的性质、等级,臣认为可行。”

刘伯温边说,边把朱标刚才的方法写在纸上,准备在研究研究。

“微臣也认为,这黄册以我大明朝的户口为主,这鱼鳞图册以土地为纲,两册互相印证,互为补充。将人口和土地全部网罗其中,妙。”

宋濂摇晃着头道,十分骄傲这是自己学生做的,和吕昶在那里研究。

朱元璋放下折子,看了眼刘伯温他们几个,只见他们站在那里有些惊讶。

好在刘伯温懂得多些,没有太惊奇。不过,这个真有太子说的这么厉害?

关于黄册和鱼鳞册,朱元璋命人推演,说第二日早朝继续讨论。

回到明朝当朱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神都锦绣 连载中
神都锦绣
钟山布衣
贞观末年,李世民兵退安世城下。两年后,李治继承大唐帝位,开启了大唐疆域最广阔的时代!两个后世青年,莫名其妙地闯入,即见证了大唐雄风,同时也陷入了李唐与武周之间的纠葛……
195.1万字4个月前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连载中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马木东
“老师!战场上面实在太危险了,您就不要在这里添乱了,老老实实搞好后勤,有二爷、三爷他们就足够了!” …… “老师!您尝尝,这是我征讨南蛮,祭祀用时发明的食品馒头!” …… “老师!您看看,这是我发明的热气球,对!和您老人家的孔明灯一个原理,这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 …… “老师!天子也已经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了,我是不是也可以考虑一下个人问题?小师妹……” “我反对!” “反对无效!师娘他老人
219.0万字4个月前
我在大明得长生 连载中
我在大明得长生
老堂
大明王朝,有杀司天监祭天的潜规则。 穿越成司天监监生的许玄,一边长生,一边改掉这个大明坏习惯。 咱们讲科学,不祭天……
71.4万字4个月前
大唐第一节度使 连载中
大唐第一节度使
愚公道
双料博士王震,穿越到天宝年间的同名同姓的王震身上。 这些没什么。 一晃脑袋,他的老子是唐玄宗的干儿子王嗣忠! 这就厉害了! 再一晃脑袋,长孙铎,司马都,封破虏……甚至皇太孙李豫都是王震的狐朋狗友! 于是,开启了一个败家子带着一堆败家子,却最终让大唐雄风再现的故事。
166.6万字4个月前
琴尖 连载中
琴尖
三天梅见
已成王后,为爱复仇,十年不晚。 少男少女,为家复仇,一朝太久。 家国天下,都要逼他!如何招架?
14.3万字4个月前
东辽左相 连载中
东辽左相
龙骧上将军
一个寻常普通的大学生偶然间穿越到一个与自己认知完全不一样的朝代,遇到一位不受宠爱的皇子,因感慨其遭遇坎坷,二人相见恨晚。 本想凭借自己现代人的优势带其干出一番事业,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咸鱼哪有那么容易翻身,一路走来磕磕碰碰。 但是屡败屡战,不服输的精神和死皮赖脸的脾气却让主角成就了不一样的风采。
17.1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