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道,“大将军,此言差矣,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并不是想要让延玉享受一下当王爷的感觉,而是只有用了王爷这块招牌,接下来咱们的许多事情才能够更加方便。”
孟良也接着开口道,“就是,我有两个朋友,修炼上的天赋还是不错,虽然也是当土匪的,我之前就想要把他们带过来,但是人家还想着让朝廷招安,那样才名正言顺,所以我也没有去找,现在如果以王府的名义去找的话,说不定他们会来加入我们。”
杨文青听了也知道他说的是谁,无非就是和他齐名的焦赞,还有一个花刀岳胜。
的确,有了王府的名义,招人也就容易的多了,其实,折家四个高品,他们杨家这些高品里面,姓杨的也是五个而已。
为什么他们杨家的势力看起来比折家高了一大截,就是因为这其中有五个不姓杨的。家天下,永远是无法走长远的。
这也是名不正就言不顺的意思,招贤纳士总要有一个由头。
最终,大家觉得缓称王这一条,应当适当的修改,毕竟这个王不管你愿不愿意称,赵老二已经给你安到了头上,最多也就是你低调一点。
低调一点,可以避免来自于赵家的关注。
至于高筑墙广积粮,大家一致赞成,现在就是积蓄力量的时候,还不急着去扩张实力。
至少要用两三年的时间把基础打牢实了,才能够考虑扩张实力的问题。
听到孟良谈起他的两个朋友的时候,杨延玉也问了一下孟良,他那两个朋友的实力是什么情况?
结果,当听到孟良说一个四品一个五品的时候,杨延玉就没有太多的热情了,也就是说,这两个人和他那五个废物弟弟差不多。
但是杨文青却知道这两个家伙后来的成就,虽然他不知道在他学过的那个历史里边,怎么样和这个历史进行对照,但是以这两个家伙在后世的影响力来说,那绝对是高品的存在。
“父亲,我觉得还是应该多重视一些,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孟大哥的朋友。你想想,他们的修炼资源是什么样的,我那几个叔叔的修炼资源是什么样的?他们能够在二十多岁修炼到四品五品,那绝对是天才!只要我杨家加以培养,那绝对要比我那几个叔叔有出息的多。”
杨延玉对于儿子的话,现在虽然谈不上言听计从,但已然不再把他当小孩子看待,而是当做自己最重要的幕僚。
这家伙年纪虽然小,但是说出来的许多话却还是相当管用的,也非常有道理。
再说了,孟良这是他儿子的嫡系,再领来两个,儿子这是想要扩从一下自己的势力,这他也是非常乐意的。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势力强大一点,有什么不好?
因此,他自然而然的认为儿子已经开始懂得扩张自己的实力了,才十几岁的小孩子有这个政治头脑,这简直就是天才呀,这小子不仅仅是修炼上的天才,而且也是玩政治的高手。
他点了点头,心中暗自对自己说了一句,我的基因还真是强大。
当然表面上是不能这么臭屁的,要不然会被儿子笑死。
虽然自家老爹是坚决反对自己与赵家决裂的,这种民族情怀,在这个时代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尤其是有了这么强大的实力之后,还能保持这个初心,就显得尤为珍贵了。
但是,杨延玉毕竟是一个人而不是神,只要是人就会有野心,就会有欲望,当一个皇帝难道不好吗?
现在他已经有了这个资本,只不过被老爹压着,他也只好忍着。但是,他知道,总有一天,自己的这个愿望会实现的,就像儿子说的那样,以赵老二的尿性,即便折杨两家不凡,赵老二迟早会把他们两家逼反的。
现在他迫切需要扩充杨家的实力,儿子已经给他做出了一些基本的规划,比如招贤纳士,比如招募那些大宋科举落选的士子。
这些都可以扩张他们杨家的实力。大宋看不上的他,杨延玉看得上,因为他再没有选择的余地,而且杨文青也特别强调,这些人里边肯定有非常有才华的人。
毕竟会考试并不意味着会治理国家。
我在天波杨府修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