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天波杨府修仙
超小超大

第269章 山上果然有高品 (3-1)

崆峒山,他上辈子来过一次,只不过他来的时候和现在大不一样,那个时候旅游业已经很发达了,许多地方都经过了改造,再加上那个时候是盛世,自然香火鼎盛。

可是眼前,这地方经过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已经十分破败,就连山道上也是杂草丛生,不过还好有道士们上下山,还保留着一条路。

当然那些有标记性的地方他现在也不好找了,毕竟现在的建筑和前世的建筑是不一样的,不光是建筑的类型和风格,数量都不一样,就连各建筑所在的位置也有很大的区别。

所谓的秦始皇西巡处和黄帝问道处之类的地方究竟在哪儿?现在也不知道了,不像他上辈子来的时候,还在某一个地方立一块石碑,说明这个地方究竟是谁留下的遗迹。

当然现在即便是在这个地方立这么一个石碑,他也并不会相信,毕竟几千年过去了,鬼知道这地方有没有变化。

至于凭借着地形来判断,当年的某个石碑在现在什么地方,也是不可靠的,因为后来的景区建设掺杂了太多的因素,许多石碑都是随地立的,或许就是领导觉得这个地方顺眼,就在这个地方立一块石碑说他就是黄帝问道处,那肯定就是黄帝问道处了,鬼知道黄帝来崆峒山的时候,究竟是在山顶还是半山腰?

这一点,杨文青有深刻的感触,他记得在自己的家乡,一座山上有一个地方本来是两汉时期得陇望蜀的隗嚣留下的遗迹,结果后来那地方居然变成了道教的一座庙,在里边供奉了一个关老爷。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比如敦煌莫高窟本来是佛教的遗迹,清朝末年的时候居然是一个道士在看管着,偏偏的这个道士在死了之后,又按照佛教的礼制,给自己弄了一个舍利塔。

没错,这个道士就是王圆禄。

所以,之前的知识和记忆在这座山上现在都没有任何用了,他现在只能在这里打着旅游的旗号到处乱摸撞大运,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这山上也就二三十个道士,面对着他们这只有高品的队伍,也不会轻易出手。

当然,这样的名山,要是没有高平,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可是他们这边也不是省油的灯,好歹也有着一个半高品呢。

没错,就是一个半,踢雪乌骓现在会说话,也能冒充半个高品,只要不出手,还是可以吓唬人的。

一行人缓步上山,一边游玩风景,一边观察。按理说,这山上时不时还是有外人来游玩的,山上的道士对此也并不反感。

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整个关中大地一直到平凉府,民生也并不好,尤其是经过李茂贞的叛乱之后,这地方当时很多人被强行征调到军队里面当兵,然后又战死了不少人,田地荒芜,经济凋敝,山上的道士们日子也并不好过。

还好这些军阀们对于鬼神还多少有点敬畏之心,这些才是这些道士能够安稳的在这里进行传承的原因。

从后周开始,不知道士们的日子才逐渐的安定了下来,但是也还要靠着自给自足才能够生活下去,这山上山下,荒地倒是有很多,也足以让他们能够吃饱穿暖。

至于信仰什么的,那只是道士里边的高层才有的,低层的小道士,他们期望的只是一日三餐。

如果偶尔有达官贵人或者富商慕名而来,给庙里边多少捐一些香火钱,那就更好了。

庙里边的各位神灵们的香火,基本上都是道士们自己制作的,这些道士们自己采集树林里边的各种香料和树皮制作线香,而且还养了一些蜜蜂,用蜂蜡来制作庙里边使用的蜡烛,这些香火其实并不需要钱去买。

所以,捐的香火钱大多数都被道士们用来置办自己的衣服了,没办法,虽然说山上几十个人就是一个小社会,许多东西可以自给自足,但是这衣服要完全做到自给自足还是不行的,总不能让道士们光着屁股去开荒种地吧,那也是对格外神灵的不敬。

山上也会养一些蚕,也会种一些麻,但是到了冬天,麻布做的衣服对于道士们过冬还真的是一个挑战。

杨文青他们上山来,一看穿着,显然都是有钱人,小道士自然异常热情。

我在天波杨府修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特种兵:瞎搞!我就是个炊事员 连载中
特种兵:瞎搞!我就是个炊事员
驴肉火烧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特种兵:瞎搞!我就是个炊事员】苏启穿越特种兵世界,觉醒了超级炊事员系统。叮,宿主削土豆一个,获得精准2点。叮,宿主切黄瓜一盘,获得力量2点。叮,宿主制作红烧肉一道,获得技能热武器精通。。。。。就这样一个炊事班的扫地僧诞生了。连队里。连长:“苏启人呢,今天中午饭呢?”“报告,苏启刚拿到了军区大比冠军,现在正在领奖呢。”战斗中连长:“苏启你回来,你一个炊事员跑特种部队前
11.0万字5个月前
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 连载中
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
云蹊
赵川穿越到了秦末。 开局杀了本应死于陈胜吴广之手的都尉,而后又救下了绝世美人虞姬。 至此,彻底开启了造反之路。 什么?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既然老天让我穿越,那还有他们什么事? 枭雄刘邦?我看没了张良,你还哪来的张良计! 霸王项羽?鸿门宴不请刘邦,请我来了是吧? 多年后。 韩信一脸愁容:“人常言我韩信用兵如神,却不知我之才智,连赵王麾下一个谋士都不如。” ……
11.2万字5个月前
西厂需要您这样的人才 连载中
西厂需要您这样的人才
跟风成仙
穿越架空的大秦,成为一名西厂公公,作为一名三观奇正的历史主义者,韩秀本想立志要匡扶社稷,成为一代名臣儒相,可当他看到这个混乱的世界,韩秀决定,不做人了! 朝堂之上,皇帝年幼无知,东林党掐国公府,公主离家出走,四厂阉党争权夺利。 朝堂之下,诸子百家做妖不断,六国余孽蠢蠢欲动,十八路诸侯虎视眈眈。 朝堂之外,百晓生比斗鬼谷子要决出谁是第一智者,董卓联合曹操誓要取应天王朱元璋项上人头,朱元璋无奈拉了草
7.7万字4个月前
我的三国太稳健了 连载中
我的三国太稳健了
秋风月冷
天空一声响,我刘琦大官人闪亮登场,世袭州牧,坐拥荆州,这小日子美滋滋。 咦,不对,劳资怎么要挂了,大耳贼,你对我做了什么? 什么,荆州百姓都在反我,认为我是根搅屎棍,应该早死早投生? 曹操、孙权,你们自己玩不好吗,为什么要惹我? 这不是历史那个三国,小卒子一拳可裂城墙,大将一屁可毁城池,大神一尿淹死一国…… 刘琦抬头望星空,苍天你能再妖点吗?我只是来历史做做客,他们为什么一定要做我——孙子!
16.9万字4个月前
汉末风华路 连载中
汉末风华路
心晴居士
46岁的中年油腻大叔王粲,在现实中几乎一事无成,坐火车途中被兖州兴隆寺塔佛舍利子遭雷击形成的漩涡拉进历史洪流,穿越到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身上,从此不一样的汉末,不一样的三国,大幕慢慢地拉开,历史的车轮拐弯了,驶向未知。在历史进程中,汉家脊梁一次又一次的被打断,中华文明一次又一次的被中断,然后一次次涅槃重生,每次浴火都痛不欲生,痛彻心扉。中间有多少英雄豪杰崛起,又随风而去,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
42.3万字4个月前
我家通古代:开局让宋仁宗破防 连载中
我家通古代:开局让宋仁宗破防
梅菜不蒸
“汝竟敢口出谋逆之言,诋毁先皇,不怕死罪吗!”一个年轻人恼怒的指着李放大喊。 正看着宋真宗“辉煌”封禅历史的李放有些懵了。 好不容易送走那位疑似宋仁宗赵祯的青年后,李放发现事情好像有些不对。 自家好像突然联通了好几个朝代? 看着对面那位美娇娘,李放惊奇的问道:“你说你叫任红昌?” 指着一个昂然锐意的少年,李放又问道:“你是大魏天子,你叫曹髦?” 再然后,明朝的徐妙锦,唐朝的李治,陆续来到了李放家
71.3万字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