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万步说,麾下的将领们肯为他抛头颅,洒热血,他还求之不得,又怎么会去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裴璟高坐于明堂之上,定定地看着宋正本,问道:“如今,长乐王既然决议要投降,不知他可提出了什么条件?”
宋正本低头顺眉,脸上还带有几分谄媚,轻声说道:“回禀秦王殿下,幽州军武功赫赫,我家大王早已经敬服。”
“如今,他愿意归降到秦王殿下麾下,也不求其他,只求一个家人性命无忧,再无其他。”
裴璟闻言倒是点了点头,这窦建德能有此说法,证明也看清了面前的局势。
显然,窦建德提的这个条件,也算是让裴璟十分的满意了。
不过,裴璟本来就没有杀刘表的打算。
一来,他还要用这窦建德给天下的诸侯们做一个榜样,只要愿意归降他的,家人均是性命无忧。
二来,便要借这窦建德收河北诸郡。
裴璟倒也表现出了大喜的样子,当场重赏宋正本,吩咐教窦建德出城迎接,便着他性命富贵无忧,许他仍为河北诸郡长官。
在场的武将们听了这话,心中也是大惊,马上就想出来劝告裴璟,莫要一时之间犯了浑。
裴璟带着他们千辛万苦打败的窦建德,可这河北诸郡长官还让窦建德来做,那岂不是空费了力气?
至于在场的文臣们,倒是脑子转得比这些肌肉男快一些。
他们心里纷纷称赞裴璟的高明。
这河北诸郡长官便是给了窦建德,难道他还就真的能重新掌得了权?
想必不久之后,窦建德就要被送到涿郡去安置了吧,想来其终生都不会再有回到河北诸郡的机会了。
宋正本的任务已经完成,便也不曾久留,马上回城入见窦建德。
据说秦王殿下裴璟宽洪大度,并无相害之意。
于是,窦建德决计投降,不再犹豫。
次日,窦建德亲赍印绶文籍,负荆牵羊出城投降。
秦王殿下裴璟亲自领文武将佐出寨迎接,脱下披风衣之,握手流涕道:“久闻长乐王仁义,今日始得相见,实相见恨晚矣!”
窦建德亦泣不成声。
裴璟是装的,而他是真哭。
无论裴璟的态度如何和蔼,但窦建德还是十分明白的,他这一辈子都只能够做一个闲人了。
半生奋进之基业,皆损失于他人之手,窦建德心中郁郁,也是暗暗垂泪不已。
裴璟倒是不管这些,只是装作没看到,只引窦建德之手,相说敬佩之词。
当即,窦建德于众人面前交割印绶文籍,裴璟与其并马入城。
裴璟引军入乐寿城,世家大族及百姓唯讨好之,家家乃香花灯烛,迎门而接。
他对于窦建德麾下的将领和官员们,自然也是多加抚慰,但凡有些本事的官员直接留用。
随后,裴璟下令贴出告示安民,且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由此,乐寿城百姓逐安。
~~~~~
却说窦建德已降,裴璟乃集旧窦建德臣属,请教商议久远之计。
忽见一人上厅献策。
裴璟视之,乃窦建德的大将王伏宝。
裴璟感其忠直与才能,十分相敬,坐而问之。
大将王伏宝下拜,道:“要知久远之计,何不求贤士以问之?”
裴璟点头称许,却问道:“贤士安在?”
大将王伏宝道:“宋正本曾任隋朝饶阳令,博学有才气,曾向窦公献定河北之策,窦公于是将其引为谋主。”
“且宋正本其人好直谏,殿下何不求此人而与之谋?”
裴璟点了点头,原来是说的宋正本。
不过,这宋正本倒真是有些才华的。
为表自己尊重贤才,裴璟遂命请之。
未几日,宋正本至,裴璟优礼相待,请问长久保守河北诸郡之策。
隋末夺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