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三边总督臣陈邦彦呈奏为招抚吴三桂事:王师久围阆中,二李授首在即。二李既亡,三桂犹存。三桂者,见利忘义之辈,素无廉耻。昔为明将,引建奴犯中华今为虏王,阴结和硕特以求一逞。又在川西北屯田戍兵,所谋甚大。臣恐王师逼之过急,其远遁青海,引和硕特部入寇,则北虏未平,西患又起。莫如暂施羁縻之策,遣使安抚,待北伐功成之后,再赐以雷霆。微末愚见,谨具奏闻”。
陈邦彦本是四川总督,朱亨嘉喜其做事干练果决,改为川陕三边总督,将陕西亦纳入其辖下。
见到这封疏,光武帝笑了,他是穿越者,知道历史的轨迹。这和硕特汗国目前看似强大,但自固始汗死后,新上任的达延汗没有固始汗的威望,镇不住底下的那些野心家。布达拉宫的那位蠢蠢欲动,一心想从达延汗手中夺权。和硕特汗国分裂在即,哪有能力入寇大明?
批复道:“堂堂天朝,岂惧蛮夷小邦?给朕狠狠地打!吴三桂若不识天命,那便不要活了”。
又一想,虽然希望不大,若能空口白牙,不费一兵一矢劝说吴三桂归顺,亦是美事!
派谁去好呢?想了想,翰林院学士吴伟业,乃是江左三大家之一,诗词书画戏曲无所不精,又是圆圆曲的作者。派他去劝降吴三桂,就算劝降不成,也能恶心死他。嗯,便派吴伟业去。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四十八岁的吴伟业受了朱亨嘉的圣命后,越是艰险越向前。为了加快速度,尽快平定四川,他不肯坐马车,仅带了几个属吏,骑马而行。
吴翰林这辈子只服两个人。
一个是崇祯帝。崇祯四年,二十三岁的他会试第一紧接着廷试,又以一甲第二名连捷。因为成绩太好,有人疑其舞弊。崇祯帝亲自看了他的试卷,批了“正大博雅,足式诡靡“八个字,于是物议平息。从此对崇祯帝便怀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知遇之感。
另一个就是光武帝了。这位皇帝挽狂澜于既倒,扶明祚于危急,英明睿智,饶毅果决。真正的千古一帝,了不起!更重要的是尊重读书人,一听自己来投,立即委以翰林学士的荣职。这官虽然不大,却荣耀无比,令其顿生知己之感。
士为知己者死,君恩如山,粉身难报!为了报恩,也为了实现心中的抱负,吴伟业疾驰入川。
吴三桂,哼,吴三桂!
一想起这个名字,吴伟业便气愤满腔。当年闯贼逼近京师,先帝令这厮弛援,这厮拖拖拉拉的不肯去。最后又为了一个女人,引清军入关,让满人占了汉人大好河山。可恼!可恨!可杀!
吴大才子是文人,无法上马杀贼,却有一枝笔,骂尽天下汉奸。于是,拼命地为一众大小汉奸们写诗,什么吴三桂、洪承畴等,写了个遍。其中尤以圆圆曲最为有名,堪称千古绝唱,将吴三桂讽剌得体无完肤。
…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君王当年离开了人间,吴将军为了破敌收京,居然对满人让开了山海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全军痛哭披上了缟素,以为将军是想替君父复仇,哪知道他冲冠一怒,只是为了一个女人。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像闪电般击败李闯,刚哭完君王和老父亲,便迫不及待地与美人相见。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曾听说有了倾国倾城的美人,反而使周郎损伤了声名。
总之,这首圆圆曲一出,吴三桂的名声立即臭满大街。由一个英勇善战的将军,变成了一个忘恩、负义、好色、愚蠢的小人。
“王上,有明使求见”,龙安府平武县,方光琛禀报吴三桂。
吴三桂正手持蓝笔,处理着公文。闻言点点头,大明这是想劝降孤啊!他的处境很不妙,刚传来消息,二李被歼灭了,大股明军正向剑门关集结。
想了想问道:“那光武皇帝派了谁来啊?”
“王上,来使是翰林学士吴伟业”。
“吴伟业!”
南明靖江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