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朱亨嘉小朝廷上早朝的日子。
大明朝的早朝没有定规,根据皇帝的喜好来。太祖、崇祯帝勤快,每日一朝万历皇帝懒点,三十年不上朝,人家躲皇宫里批奏疏,照样把朝政处理得妥妥的。
朱亨嘉怕落个“怠政”的坏名声,下令每日一朝。
不过在上朝的时间和周期上有所变化。
朝臣代漏五更寒,以前的朝会从凌晨三点开始,分为大朝、朔望朝和常朝早朝、午朝、晚朝。
朱亨嘉不爽,这么早上朝,孤起不来。大笔一挥,改为辰时三刻七点四十三分上朝。
汉代到隋代,官员在每五天上朝后,可以有一天不办公。大明朝没这规矩,官员们天天处理公务。
朱亨嘉很心疼,没日没夜地干,万一累坏了孤的这些忠臣怎么办?
又一挥大笔,恢复汉、隋旧制,每五天歇一天,当然,歇息时要留有轮值官员。
今天是常朝,来的官员不是很多,京官六品以上,外省来京述职的官员四品以上参加。说是不多,依然绯徘青青的一片。
参加是参加,可不代表人人都能上奏。
能上奏的一般是手执笏板的五品以上官员,他们离御座近五品以下,直接上奏的机会极少。
第一通鼓响,百官依品级,在午门原靖江王城端礼门改名外列队站好。
第二通鼓响,文官由左掖门入武官由右掖门入,抵达奉天门原靖江王城承运门改名,在午门后,在御道两侧相向站立等候。文官为左班,武官为右班,勋戚班公、侯、伯、附马,居武官班前而稍离。
第三通鼓响,鸿胪寺执事官开始准备。
负责纠察的御史在旁监督,官员们大气都不敢喘,凡是有咳嗽、吐痰、拥挤或者仪态不整的,都会被记录下来,等候上报处理。
朱亨嘉抵达了奉天门,钟鼓司开始奏乐,锦衣卫力士撑五伞盖、四团扇,从东西两侧登上丹墀,立于御座后左右。
朱亨嘉落座后,奏乐、山呼千岁。
鸿胪寺赞礼官叩头高呼“千岁”,百官拱手放到额头上呼“千岁”赞礼官喊“山呼”,百官齐声喊“千岁”赞礼官再喊“山呼”,百官再齐声喊“千千岁”。
完毕,开始行礼、奏事。
奏事共分四个环节。
第一部分:接见入京离京人员。鸿胪寺官员率先出班,对朱亨嘉奏报入京谢恩,离京请恩的官员人数,见或不见,监国说了算。若有外国使节,基本都见。
第二部分:处理边关紧急要务。“大者宣露布,小者具奏本,俱于早朝未奏事之先宣布,所以张国威而昭武功也”。
第三部分:处理一般朝政要务。每个官员在奏事之前,“皆预咳一声”,让其他官员听见,避免两个人同时出班造成混乱和尴尬。若真的有两个人抢着出班奏事,则由鸿胪寺官员负责引导。…
第四部分:处理失仪官员。奏事完毕之后,御史和鸿胪寺官员便先后出班,奏报早朝期间的官员失仪情况,然后一律进行惩处。
听起来很可怕,大臣们在御门站那么久,累坏了可怎么办?
放心,大明朝的国家大事,基本上由皇帝批阅奏章处理,早朝只是个形式,一般时间不会很长。
真要有事,需要拖很久。也不怕,永乐大帝早就为臣子们考虑到了。
永乐七年时规定,山呼行礼完毕后,大臣们有事到便殿奏事,无事的退还各自衙门办公。
对一些德高望重、年老体弱的大臣,皇帝们住往还会赐座。放心,累不着的。
鸿胪寺右少卿张简奏道:“监囯,今日有两位官员入京,一位是江西布政使吴遵周,一位是忠孝伯朱成功的使者洪政,是否召见?”
金声恒虽然归顺了朱亨嘉,却有割据江西之心朱成功则压根不肯归顺。
所以,监囯靖王朱亨嘉故意在上朝时接见其使,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皇权威严,凛然不可冒犯。
“宣!”
朱亨嘉威严地喊出了这个字。
南明靖江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