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秦
超小超大

第十二章 儒生 (2-2)

鞠子洲其实很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把一本书读到几乎可以背下来的地步。

而且还不止是背下来,嬴政还要从各个角度去揣摩一句话里的各种含义。

最近这几天,问过嬴政身边来的那几名来投奔的儒生之后,鞠子洲才发现,原来这个时代的人读书都是这么读的!

知识在如今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而凡与宝贵二字沾边的东西,人们往往对于它的出身有着极高的要求,就像他们要求人要有一个古老而有名的祖宗一样。

什么昆山之玉、首山之铜、大河之鱼。

在这些宝物当中,玉、铜、鱼这些东西的本体其实一点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昆山、首山、大河这些附加属性。

这种对于“血统渊源”近乎变态的贵族偏执决定了无名无姓之人是不具备著书立说的资格的。

一般人只能通过解释名人留下的相关书籍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而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读书都是熟背先贤书籍,而后以此为根基阐述自己的观点。

两三百年前,即便是老子、孔子这些大贤,他们活着的时候也是不会自己写书的,他们通常是整理先贤留下的书籍,真的想要留下自己的著作,也不会是自己动手写,而是自己口述,让弟子门人去记录整理。

即便是记录整理的东西,在他们本人活着的时候也不能当成是书籍让人传颂。

如今,虽然礼乐制度进一步崩坏,写书的门槛低了很多,但像鞠子洲这样自己一次独立写出几万字的长篇调查报告的人是不存在的。

嬴政用此时流行的通读的读法来读《邯郸调查》,本身也就是因为在实践里证实了《邯郸调查》的真实性,这才真正重视,想要彻底理解这本书。

他死磕《邯郸调查》的行为让鞠子洲大感头痛,也让几名儒生对鞠子洲的意见越发大了。

——儒生们是趁嬴政微末之际前来投效的第一批知识分子,按他们的计划,嬴政应该对他们无比热情,不说解衣衣之,推食食之,也该是同榻而眠,执弟子礼。

但什么都没有。

能够自由出入嬴政房间的人只有鞠子洲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妖艳贱货。

儒生们原以为这没有什么,毕竟谁还没有个男朋友。

但嬴政嘴里的“师兄”和他实际行动里的抱着《邯郸调查》不放手却着实令儒生们火冒三丈。

撬儒门的墙角,你算老几?

“没有”听到鞠子洲的问题,陈河轻蔑笑了笑:“鞠小兄,那几个酸儒怎比得上你在君子政心中的地位!”

鞠子洲叹气:“那行吧,我过去看看,陈兄你帮我喂一下这只狸奴。”

“好嘞,你快去吧,休教君子久等。”

鞠子洲慢慢回到客舍里安排的独立房间,嬴政此时正跪坐在主席,双手持拿一卷帛书。

他身旁的客席上,六名年轻的儒人跽坐,似在等待。

“有客人啊。”鞠子洲挑眉,眼前一亮,心说你终于肯接触儒家学问了:“阿政,你有问题可以先向几位先生请教请教啊!”

儒生们闻言脸上一黑。

革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抗战:我能复制一切装备 连载中
抗战:我能复制一切装备
孤独子弹
[[【A级签约作品:抗战:我能复制一切装备】“AK47,复制800把!”“火箭炮,复制!”“那个230mm口径的榴弹炮,复制300门!”“两栖战车……”“T-35坦克……”……“报告!筱冢将军!”一名通信员脸色苍白的推开指挥室的门!“讲!”“据山本大佐紧急汇报,李云龙部出现了大量我们尚未投入战场的330mm巨型对地陆炮!”“纳尼?”“有多少门?”“报告将军!不…不下万门!”(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
11.1万字5个月前
穿越明朝成天启 连载中
穿越明朝成天启
乾乾静听
关外皇太极磨刀霍霍,草原上林丹汗虎视眈眈,关内天灾不断,农名起义此起彼伏,朝中大臣党争罚异,无心政事。一个来自后世二十一世纪的灵魂,意外穿越数百年与朱由校融合。
11.7万字4个月前
三国之北境之王 连载中
三国之北境之王
红场唐人
在博物馆参观的韩湛,意外地通过八阵图回到了东汉末年,成为了同名的冀州牧韩馥之子。他原想做个无忧无虑的纨绔子弟,每天没心没肺地过日子,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饱喝足后就带一帮家丁恶仆去调戏良家妇女的幸福生活。但随着冀州被袁绍巧取豪夺,他的梦想破灭了。
172.7万字4个月前
烟雨浩歌 连载中
烟雨浩歌
那斯骨骼精奇
这个南阙江湖, 化境十魁剑为首, 一入神窍非凡人。 有人凝十年刀意,抒胸臆,想见的江湖多点有意思的人和事。 有昆仑十八奴,世间传闻可搬山,魁三无视阎罗殿。 有个身形佝偻的传奇老人,最疼爱自己的外孙。 有伴生人,出生即带前世记忆。 有少女年仅十七岁,一统乌布十三族,一身修为吓死人,背刀名无敌。 有个万人敌,并非万人敌。 有蛟龙出没,九蛟互吞终化龙。 有个身世显赫,叫作秦恒的年轻人,走出大庆,走在江
80.0万字4个月前
重启大明朝 连载中
重启大明朝
佳鸣鸣
1.5个穿越者重启大明朝的故事。 建了一个群:1083741062
31.6万字4个月前
出差到明朝 连载中
出差到明朝
黄沙乡人
穿越技术日趋成熟,一个历史研究部门创意的开展了一次穿越行动。主人公带着研究课题,来到了“明朝”遇到了一系列古怪事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单位交给的任务。
13.0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