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秦纮对魏彬所说的。不管达延汗到底死了没有,北伐只能继续。
见识了火绳枪分段式射击的威力,秦纮对北伐的信心更足了。他毫不吝啬笔墨,把遭遇战用文字详实地记录下来,以奏折的公开方式送到了内阁的案头。
除了遭遇战,秦纮还写下了他和撒马尔罕商人碰面的结果。其中着重叙述了月即别如何使用西方传过来的火炮和火枪打败帖木儿帝国、东察哈台汗国和土鲁番的联军。
同时附边军的火器配备情况。边军还用着天顺年间的火铳,火药质量也不高,数量也不多。
来自海外的新式火器威力吓到了朝廷重臣。这一次不用朱厚照在屁股后面催促,内阁严令工部研制火器。一定不能让大明火器败于西洋火器!
刘健带内阁和九卿找文华殿,软声软语请求派弘仁殿精通火器的匠人指点工部工匠。
朱厚照正等着官员们认怂,甩给他们一份百人的传奉官名单。
刘健捏着鼻子认下。
先皇宾天后,弘治帝在百官的强烈要求下撤裁了一半的传奉官。如今到好,传奉官的人数比先皇在位期间还多。如果全是弘仁殿的匠人也还罢了,刘健竟然看到了程穆的名字。程穆,荣盛堂的东家,大宁城市长。
“殿下……卖官了?”不怪刘健阴阳怪气。
官员们根据规则恳请弘治帝赐与子孙国子监监生,被朱厚照说成索要官职、要搞文官世袭。如今吏部不敢给监生授官,监生只能当吏目或者去囚牛商行找一份月俸高的工作。弄的官员们浑身不舒服。不是所有人的子孙都是读书的料,能中进士科的毕竟少数。
朱厚照大笑着摇头:“本王只是让程穆帮点小忙。想办法逼出达延汗而已。”
“这样啊。”刘健点点头。把眼光投放到更远的地方,和大明交手百年的蒙古人还真称不难对付。
“还有一件事本王觉得应该同爱卿们商量一下。”朱厚照眯起眼睛一脸无害地道。
刘健立刻绷紧了神经:“殿下请讲。”
“你们看啊,威虏卫附近发生了这事,草原不太平。战机转瞬即逝。不如把北伐提前,让边军先动手北移防线吧?”
“!”
“本王让太子府第三驻地贺兰山先动手了。爱卿们看着办啊。”
“!”
“忘了说一句,刘学成、李兆先、谢亘都在贺兰山驻地。”
“!”
太子别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