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朱厚照异常的坚持,司礼监没能在传位诏书上盖印,他依旧是大明太子。不过司礼监、陈宽、牟斌还是向朱厚照下跪效忠,表达了臣服之意。
弘治帝在坤宁宫被张皇后和太医悉心照顾。朱厚照被弘治帝打发走,让他坚守承诺,把大明打理好。
皇宫以乾清门为界,分为前朝和后宫。李清率领金武卫牢牢把控乾清门。没有朱厚照的准许,任何人不能出入。三大殿以及文渊阁、文华殿都在前朝。此举并没有让朝臣们察觉不妥。
宫中经过多次整顿,变成铜墙铁壁。何况有李荣、陈宽的高压监视,任何人一有异动会被就地斩杀。再处理掉几个行迹可疑的宫人后,后宫之内无论是不到出宫年龄的王爷,还是最底层做杂活的宫人,各个紧闭门户、只在自己的范围内打转。明知宫里发生事情也不敢多打探一句。
第二日早朝,弘治帝没有出现。朱厚照在李荣的陪同下,坐在了奉天殿坍台金座的左下手。
“父皇偶感风寒,年前都会上朝。众卿家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朱厚照阴冷地看向站立在奉天门的朝臣。
虽说在京的六品官都有上朝的资格,但随着弘治帝要求各衙门提高办事效率,每日只有个衙门内的主官才会上朝。低品级官员如果有奏折,可以让通政司转呈。奉天门前也终于不用站一帮人。
今日没有足够的人手扫雪。接管前朝护卫任务的腾骧四卫,只清出了奉天门中间的地方。扫下的雪堆在两侧,也没来得及运走。
朝臣们也没有起疑。昨夜雪大,地面积得很高。宫中人手不足,也不允许外人进宫清扫。宫里不怎么走人的地方甚至没人清扫。宫里这般,他们的府上同样如此!
昨夜大雪压塌了很多百姓的房梁。爱做好人好事的太子在天蒙蒙亮的时候,派人敲响了他们的家门,挨家挨户借用人手为百姓修补屋顶。冠上大义的行为值得被所有人夸奖。朝臣们有苦说不出口,捏着鼻子认下。
“本宫近来心情不佳,诸位还是少惹事为妙。”朱厚照语气不善。
太子在朝会上开口威胁百官!
朝臣们瞬间思念起仁厚的弘治帝,内心祈祷着弘治帝早日康复。也幸亏弘治帝早早定下腊月二十三朝廷封笔放假的规定。朝臣们只要忍三天便可。
刘健被朱厚照阴冷的目光看得汗毛竖起。不知道又是谁惹毛了太子。刘健思索着今日打算报上去政事,去掉繁琐的小事,只剩下儋州战事、北方百姓受冻两件事。
刘建清了清嗓子出列:“回禀殿下,伏羌伯毛锐以优势兵力清剿反军。前方战事有起色,反军已经退缩到感恩县内。”
“让三法司前往儋州调查当地官兵。找出军中勾结反军之人。若三法司过完了年还找不到内鬼,就让东厂接手。”朱厚照没有征求朝臣们的意见,直接说出了他的打算。
百官们面面相觑。不管是文是武都不喜欢东厂插手朝政。
“锦衣卫负责缉拿办案,若三法司查不出来,此事应交给锦衣卫更稳妥。”谢迁表达不同的看法。
“本宫刚才说了心情不好。心情不好的时候做事没什么耐心!谁再逼叨一句,本宫马上派东厂前往儋州。”朱厚照一点也没给谢阁老面子。
朱厚照再次威胁:“顺带让东厂查查黎族手里的土地都变成谁家的。明知朝廷在清丈田亩,还敢把民田变官田!他们藐视朝廷、目无法纪。三代之内别想当官。在家反思个几十年,醒醒脑子!”
百官瞬间噤若寒蝉。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近来天气寒冷,北方缺大量的棉衣、棉被御寒。琼州有大量没被收购的棉花。但周围有海盗活动,影响了货运。不知道殿下可否想办法把琼州棉花送往北方?”刘健硬着头皮道。
土鲁番、哈密的棉花源源不断流入大明。买不起低价哈密棉花的北方百姓,更加买不起琼州棉花。北方百姓受寒只是一个借口。有些人顶不住,想让太子解除对琼州的封锁。
太子别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