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别动
超小超大

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子还是太子 (2-2)

弘治帝很满意亲自教导有了成效,便不准备追究出宫的事。“下次出宫前告之父皇一声,多带些人出宫。”半个月前的午宴上,儿子对官员们的态度很成问题。弘治帝耳提面授,一定要儿子在场面上给足股肱之臣面子。儿子还算听话!

“今日为何出宫?”弘治帝好奇地问。

朱厚照恭敬地从黄献手里接过计划书递上。并用眼神示意黄献给在场的每人发一份。

朱厚照实话实说:“尝试、摸索。”但并不准备用公鸭嗓再解释一遍。让黄献开口,把他曾对晋商们说的话复述一遍。

计划书内容不多,一千来个字。弘治帝很快看完,却什么也没看懂。议会、市政厅、自卫军等,都是陌生的词汇、陌生的制度。哪怕听黄献讲述,弘治帝脑子也是糊涂的。

“照哥儿为何要弄出市政厅、议会放权?”虽然没看懂,弘治帝还是敏锐地察觉儿子的目的。大宁为什么要放权给外人?官员们不同意把大宁纳入管辖地,他可以帮忙!儿子没有人手管理,他可以给!

朱厚照压低声音:“儿子要、看、资本、力量。”

“?”

朱厚照不准备在刘健他们面前解释什么是资本。囚牛商行是他打造出的一股资本力量,已经在慢慢带动大明经济发展。朱厚照想瞧瞧资本在大明能做到什么程度,作用力和破坏力各是多少?需不需要压制?又如何压制。

刘健等人也不懂什么是资本力量。但他们看着计划书头脑里同时闪现:太子又要搞事。

刘健、谢迁、李东阳用眼神交流。太子要在大宁搞的和朝堂的构架完全不同,让他们想起太祖撤去丞相和中书省的往事。就因为朝廷没有遵照太子的想法做事,太子就要弄出一个小朝廷对抗吗?

太子还是太子,骨子里爱搞事的坏毛病一点也没变!

朱厚照在黄献耳边嘀咕了几句。黄献对刘健等人转述:“小爷会给诸位大人派发大宁土地拍卖会的请柬。有兴趣的大人可以参与大宁建设。”

“没银子买地。”刘健气呼呼地道。

侣钟比较实在:“殿下可否先告知苦卤有什么用处?”一百亩地再贵也贵不到哪里去,侣钟可以找人代表户部参与进去。他也想看看在太子胡乱折腾下,大宁会变成什么样子。

“肥田。”

“?!”

弘治帝沉思,他是不是该和儿子一样多读些杂书。为什么儿子弄出的东西他都不懂!

太子别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蛮兽骑兵 连载中
蛮兽骑兵
茶似酒
高考前夕,满怀憧憬改变命运的伍峰, 被人一棍子敲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里有蛮兽,也有红颜,有兄弟,还有战争。 小小边关士卒,怎样破敌国,平内乱,领骑军,战四方。
242.7万字5个月前
抗日之怪异杀将 连载中
抗日之怪异杀将
白水夜月
我病了,病的很严重,我无时无刻不再渴望着敌人的鲜血。 而此时,在我的故乡,正有一群人在肆意妄为,他们,就是我最好的解药
9.3万字5个月前
从刘备救援徐州开始 连载中
从刘备救援徐州开始
近我者黑
中华上下两千年,一部二十四史,写不尽万千人物风流。 描形画状,书不待言。简单的问题,厚重的历史。 看见一个名字,看不见六十年曲曲。 问出一个问题,得不到假设的结局。 能够做的,唯有了解事迹,唯有对月凭栏,唯有望风依依…… 唯有这些,却不止这些。 年纪不小了,自诩读书不少,却没有一个字是自己想说的,没有一部作品能让别人看到我从书里读到了什么?之所以选择三国,是从小着迷,相对了解,甚至上学的时候写过
20.6万字4个月前
大唐隐相 连载中
大唐隐相
初·十三
“那一年,王忠嗣二十三岁,李嗣业只有十二岁,郭子仪大一些,已是三十岁了。环环、环环只有十岁的样子,李白和老杜也很年轻。玄宗四十岁了,一个大叔级别的人。最好笑的是安禄山,这货竟然不知道自己多大岁数了。不过,看他的样子,倒是与王忠嗣差不多大------那时我还想着,就做一个神童不香吗?干嘛要管你们的破事?”多年以后,李泌坐在隐宫中,和对面一个童子说着。
109.5万字4个月前
亡国之君 连载中
亡国之君
江边村豆腐店
亡,失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存亡国,继绝世。” 国。域也,邦也。《周礼》注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 君为皇帝之谓。皇者,大也,言其煌煌盛美。帝者,德象天地,言其能行天道,举措审谛。
123.5万字4个月前
三国之我去买个橘子 连载中
三国之我去买个橘子
回头大宝剑
“奉先,我去买个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好的,爸爸。” —————— 穿越成董卓,开局就是诸侯讨董。 好在我有孺子刘禅,贤侄刘琮,五虎上将方悦蔡阳刘三刀邢道荣武安国,更有孝子吕布,忠臣司马懿,酒仙淳于琼,铁胆英雄夏侯杰,神剑夏侯恩,鬼才说客蒋干,守城大将糜芳、傅士仁,内事问郭图外事问张松。 如此,大业可成否?
33.1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