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京的使节应由鸿胪寺接待。但此次鬼里赤和巴步岱由太子的人全程陪同,他们入京也没到鸿胪寺上报。鸿胪寺卿决定上奏让弘治帝定夺。鸿胪寺卿可不想与太子为敌。太子故意闹一出遇刺身亡瞧尽京官百态,指不定事后怎么收拾不安分的官员。太子城府太深,让人慎得慌!
“鞑靼和瓦剌都没派使臣过来?”弘治帝问。
“至今未曾见到使臣。”
弘治帝沉吟片刻:“让邀请他们的太子接待,鸿胪寺无须过问。”
“是。”
鸿胪寺卿禀报完毕,朝堂上出现短暂的停顿。朝臣们面面相窥,大家手上都有弹劾京观残忍的奏章,却没人愿意站出来首先开腔。
弘治帝怀顾四周,心下了然。他语气沉痛地道:“兰州、大同两场胜仗结束多日。朝廷至今没有给将士应得的赏赐。再拖下去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在朕寿诞之前把事情解决。不然朕心里总觉得堵了些什么,寝食难安。”
大同一战若不是朱厚照横加阻拦,早就能封赏下去。但朝堂上对兰州之战有疑义的多矣。
“皇上,兰州的胜仗还有些地方没弄清楚。”刘健不赞成封赏甘肃镇的将领。
都察院派御史到兰州调查,兰州方面拿出的证据齐全,让御史抓不到一丁点的错处。兰州百姓一口咬定是鞑靼人先攻的城门,然后才是军队反攻。兰州城常驻人口五万多,流动人口两万有余。一万多人在替囚牛商行做事。得到的证据都不能信。
弘治帝怒起,从金台上走下直面刘健,“刘首辅亲自跑一趟兰州,把你认为不清楚的地方搞清楚。今日变动身。内阁人手不足,就让英国公代为帮忙写日子。”
“非翰林不入阁”是官场的潜规则。皇帝只要下狠心,也是能打破不成文的规则。毕竟皇帝才是规则的制定者。刘健拦着给彭清封爵,是为了维持文官弹压武官的局面。一旦英国公进入内阁,武官翻身指日可待。哪怕只是暂代几日,也打破了文官几代人精心维系的规则。毕竟有一便有二。
刘健妥协了。
太子别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