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嘲笑傅瀚没有骨气拒绝太子。傅瀚当场怼回去:“太子监国更改了无数规矩,尔等有骨气上朝时为何不发一言?”
刘健以文渊阁需要修缮为由,命中书舍人把奏章搬到主敬殿处理。每日下午,刘健三人在主敬殿票拟,朱厚照在文华殿上英国公的兵法课。
隔三差五逃掉上午文学课的太子,延长了兵法课的时长。而每每刘健遇到不好处理的奏章,直接到文华殿打扰认真上课的太子。每天的次数也不多,控制在五十次上下。
英国公正在讲解骑兵在草原上的优势,听到熟悉的咳嗽声,立刻识相地停下。坐到一旁端着茶杯看戏。因为岐王突然暴毙,太子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宗室身上,并和文官们起了冲突,暂时不提军制改革的事。勋贵武官身上的压力一轻。
这段时间足够英国公从容安排各类事务,端午节射柳以及北边的防御。太子对勋贵武官的态度很明确,一切以实力说话。勋贵武官展现出了相应的实力,太子就不会改制。可若九边出现第三次破防,军制改革势在必行。
原本认为太子年幼不会有魄力改军制的人,在看到“烽火戏诸侯”一幕后,不会再报有侥幸心理。
就算不惧怕太子层出不穷的手段,也要担心弘治帝的想法。朝野内外对宽和仁厚的弘治帝风评很好。陕西、山西、辽东等北地经常遭遇旱灾,弘治帝连年减免赋税,派出巡抚督察官府赈灾。被抓到的逃跑的军户,也在弘治帝宽恕下免了死罪和流放。北方几个布政使司任命的官员全都是老成持重之人,盯紧了各地卫所。边军想要造反,都找不到适合的借口和机会。
英国公希望一切平稳,千万别在闹出什么事刺激太子做出意想不到的事。
“殿下,派往辽东的巡查御史奏章。开原卫滥杀朵颜三卫已经查清。择日就会把人押解进京。”刘健一板一眼地问,“十万两预备金已找到,御史问如何处置。”
朱厚照呵呵一笑:“这就找到了?把如何找到的原原本本写下来,给户部找找茬。”
显然朱厚照不会轻易放过辽东的事。
太子别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