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诵一看,便是《江淮异人录》、《洞微志》、《乘异志》、《洛中纪异》、《幕府燕闲录》、《括异志》、《睽车志》、《夷坚志》等等,卷尾都镌了“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印”条记,这么看来,那陈宅书籍铺在临安城内是多么有名气了。
苏婉故作生气,“我以为你忘了来我家的路了。”
少年不好意思道:“方才看到御街上有一家书坊,便下了马,进去一看,才觉得这临安真大,世面上什么书籍都有,忍不住多买了几本,打算有空好好研究研究。”
苏婉道:“你啊,为什么就喜欢这些书呢?读四书五经、程朱理学的书不好么?”
少年耸耸肩膀,表情显得极为不适应,“理学太过规矩,弄的我很是难受。”
少年名叫康士达,年十五,祖籍绍兴,父亲康文辉是个商人,家中世代经商。
正事要紧,苏婉忙拉过康士达,介绍起来,“这是你赵大哥,最近要写一本志怪小说,但他手受伤了,需要你执笔。”
好一个手受伤了,托辞,赵诵笑了笑,这苏婉又在骗人了,方才不也是在苏潜面前那样说么。
苏婉话尚未说完,康士达便激动起来,“真的么,苏姐姐不要骗我。”
“真的。”赵诵道。
康士达仿佛如多年认识的好友一样,忙拽起赵诵的袖子,“赵大哥,那现在就去吧。”
苏婉安慰他,“不急,你赵大哥是大掌柜,还要去酒楼,忙完生意,得空了再说。”
康士达趁机道:“原来是大掌柜啊,既然如此,我就跟你去酒楼,顺便观瞻一番。”
“也好。”苏婉知道表弟的脾气,觉得成天浸在书堆里也不好,就先替赵诵答应了。
康士达便跟着赵诵、苏婉又去了酒楼。
酒楼内,赵平每一个角落都很干净,那些找来的帮工都很勤快,收拾地很不错,该支付的钱都支付了,到最后帮工们也打发了,此时正和伙计们聊着天,说着临安城内的有趣事,特别是那些勾栏瓦肆的小说。
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妥当,就差选个好日子开张了,只是这赵大哥去了这么久怎么还没来,他正打算商量一下开张的事宜。
此时,赵平忽见三人来,忙撂下竹扫帚,迎了上去,伙计们则散开了。
......
......
酒楼定在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苏婉送了不少的帖子去临安行会。
酒楼大小事务则交给了赵平打理,赵诵很放心,趁着这段日子酒楼尚未开业,便特意去临安各厢转悠了一番,也知道了这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编辑精心,质量上乘,深受临安大众欢迎,只要你付了雕版费用,印刷费,他们就会帮你付雕印刷,而且还会在其他书籍铺帮你卖书籍。
印刷、销售一体化,赵诵觉得陈氏做的不错,已经颇具后世印刷厂和书店的样子了。
除了临安的各大书籍铺,他还去了各厢的勾栏瓦肆,那瓦肆的说话人每日都在讲一些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四家中,小说、讲史听得百姓最多了,那些百姓只要拿着蚕豆,喝着一壶绍兴雕花小酿,三四人围着一桌,就可以在瓦肆内听一整天,听完了还意犹未尽地催促那说话人,那说话人只得道明日再来。
这勾栏瓦肆还真热闹!
从瓦肆出来,赵诵遇到了康士达。那康士达一见赵诵,热脸又贴了上来。
“你这一日日无事可做的么?”
康士达再次提议,语气颇似调侃,“赵大哥,我是来听说话的,而且我觉得赵大哥不去说话实在是太可惜了。”
赵诵道:“那岂不是要很多在瓦肆说话的人都失业了。”不过如今来了瓦肆,他就知道那些说话之人并不会失业,反而会有一个绝妙的机会。
他打算找一些说话之人,把西游记传播开来。
他又想起要事在身,就离得康士达远远地,康士达自知无趣,便找了个位置,拉了条板凳,与那市井小民同坐一桌,只是今日听这说话人讲的小说,并不好笑,还不如赵大哥讲的生动有趣呢。
打搅南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