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87
超小超大

第四十六章 百姓监督亦乃我大明祖制 (4-1)

暮色四合,夕阳将殿内分割为光明与晦暗的两界。

皇帝的脸就恰好埋在这阴阳两界的交界处,看上去一片昏黄一片惨淡。

张诚知道皇帝是被马政的败坏程度气着了。

其实马政究竟坏到怎样一种程度倒不要紧,要紧的是皇帝已然知道马政是这样的坏,坏得皇帝不得不下令采取一些制裁手段。

这时候张诚心里还没有把朱翊钧的话当成一件大事去理解,他将皇帝生气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少了马就练不成禁军了”,

“皇爷莫要动气,近两年水旱灾患不断,朝廷屡次蠲赈,六部入不敷出,都去找太仆寺拆借,太仆寺夹在中间也是左右为难。”

张诚将手中的奏疏轻轻地搁在御案上,小心地向朱翊钧出着主意,

“皇爷要好马,底下人哪里会有不应的?大不了奴婢再让张鲸去一趟山西,晋商里头会养蒙古马的可不少。”

“至于京畿的马贩,那更是容易,只要皇爷一声令下,厂卫自能为皇爷解忧……”

朱翊钧打断道,

“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

朱翊钧对于此处的“标”和“本”分辨得是很清楚的。

这些倚靠着太仆寺和“势要之家”大发百姓横财的京畿马贩在现代有一个更立体化的别称,即“临时工”,一个官僚衙门的“编外人员”。

从刚才与徐泰时的对话就可以看出,一个衙门接纳“临时工”是很合算的。

官员的俸禄由朝廷决定,干多干少都一样,在收入固定的条件下,追求福利最大化的方式,就是减少工作量,也就是增加帮手。

徐泰时能那么坦然地向皇帝道尽马政利弊,就是因为他作为正式官员,在这种体制内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朱翊钧现在可用的几个最为简单快速的处理方法,恰恰是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首先一个法子便是像张诚说的这样捕杀京畿马贩,引进晋商胡马。

但是这定然不能长久。

太仆寺有的种种猫腻,司礼监和东厂未必就没有。

即使司礼监和东厂从生理上提高了“成为宦官”的准入门槛,但是“临时工”这一群体本身就是一个不需要任何准入门槛的存在。

到头来,最有可能的一个结果,就是那些盘剥百姓的马贩的后台倚仗从太仆寺变成了司礼监。

原来马贩要交给太仆寺的好处费,变成了司礼监和东厂一项灰色收入。

或者更糟,司礼监和东厂多了一项收入,太仆寺的好处也没少。

反正晋商比解俵的百姓有钱,一样是待宰的牛羊,养马晋商这批牛羊比解俵百姓还要肥上一层,足够供两个衙门的官僚吃饱喝足了。

到时买马的钱花下去了,马却还是没买来,太仆寺和司礼监互相推卸责任,他朱翊钧难道要拿养马晋商开刀吗?

因此朱翊钧不得不对张诚存着点儿疑心。

即使要改买晋商胡马,这买马的钱也大抵都是百姓缴纳上来的折色俵银。

万一太监们和太仆寺相互勾结,哄着自己下令取消了解俵,全部改征折色,那不就等于又加重了百姓的一项负担、多赋予了官僚一样敛财名目?

而且即使今日成功地将京畿马贩全部捕杀殆尽,不代表这一“马政临时工”群体改日就不会卷土重来了。

依照朱翊钧在现代的经验推断,这些京畿马贩为了获得能征敛百姓的机会,一开始也定是向太仆寺的在编官员付出过一“保护费”的。

太仆寺官员为了不执行或少执行对自己不利的法令,为了收取手中权力所带来的种种好处,同时又不愿受到上边的怪罪,便发展出了这样一套伪装术,一套以虚文应付法令的策略。

他们将征敛的特权外包给临时工,收取一对民脂民膏搜刮权的“发包费”,完成了一次性预收,或者叫事先提成之后,便将皇帝追责的责任也同时转移到了这些临时工身上。

当然,朱翊钧还有另一个方法,就是调换官员。

大明王朝158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宋之吾为九千岁 连载中
大宋之吾为九千岁
风鸟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宋之吾为九千岁】【污污污,收藏上车】穿越到南宋高宗时期,成为皇宫内廷之中的一个假太监,惑乱后宫!“叶离先生实乃朕平生贵人,只要能让朕偶尔阳事再举做五秒真男人,哪怕将整个后宫与皇族贵女都奉献给他都不为过!”头上戴了无数绿帽的宋高宗却甘之如饴,甚至主动为叶离甄选秀女!“叶离此人罪大恶极,蛊惑皇上惑乱后宫,其罪当诛!”奸臣秦桧被斩首之时仰天狂呼!“叶离大人乃是大宋的中兴
9.6万字5个月前
大唐之极品驸马 连载中
大唐之极品驸马
人生路漫漫
[[【A级签约作品:大唐之极品驸马】我爹是长孙无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我姑父兼岳父是伟大的天可汗李二陛下。我老婆是温婉贤淑的的长乐公主殿下。你问我是谁,我是大唐驸马,长孙冲。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处可走……这个大唐不一般,不一般啊不一般……(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0.2万字5个月前
我把大唐变成了玄幻 连载中
我把大唐变成了玄幻
祝东风
[[【A级签约作品:我把大唐变成了玄幻】重生成李二的第三子李恪。老子重生这一世为人,命运的操控算个鸟!我等生而为人,谁敢高高在上?我命由我不由天!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恪一把抽刀斩断了万重山。天下皆惊: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此子可逆天!(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2.0万字5个月前
我和李白是同学 连载中
我和李白是同学
大强67
一个现代人魂穿到唐代和李白成为同学,从此文豪身边多了个有趣的灵魂。而李白的生活也有了许多的改变。
160.8万字4个月前
奋斗在开元盛世 连载中
奋斗在开元盛世
歪嘴椒
大唐开元二十二年。 天下一片歌舞升平。 李林甫还在贤相张九龄的压制下谨小慎微…… 杨玉环还没有入宫…… 安禄山还在幽州的冰天雪地里面苦熬…… 谢直,穿越而来,坚决在大唐推动“依法治国”!
241.7万字4个月前
三国骑砍 连载中
三国骑砍
中更
田信来到建安二十四年春季的荆城,即将爆发的襄樊战役将决定今后天下是真正三分,还是一强两弱。 当听闻曹仁屠宛城后,田信毅然响应荆州军的征召,不仅仅是为了吃饱肚子,更为了自己的正义、良知、勇气而战。
208.2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