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大帝
超小超大

第二百三十六章 码头卸货 (2-1)

朱瞻基与王景弘又说了几句话,忽然发现少一个人,海军的监军侯显没有回来。

“景弘!怎么没见侯显,他人呢?”

“回陛下!侯显留在了旧港,咱大明的货物太受欢迎,只要有货就不愁卖,尤其是丝绸和瓷器,那更是那些白头巾番人最爱。哪怕是在大明认为是残次品,在他们那里也是极受欢迎。

陛下咱大明还是要加大丝绸和瓷器的生产,不过茶叶却并不好卖,那些番人习惯喝一种叫做咖啡的东西。臣喝过一次,闻起来挺香的,喝起来比中药汤子还苦。那些番人为了中和这咖啡的苦味就在这中药汤子里加上蜜糖,他们对糖的需求也很大。

侯显在旧港就专门接待这些番人,了解他们的需求,再根据他们的需求回国进行采购,臣建议南方要加大甘蔗糖的生产。

还有就是粮食的利润太低,还占用宝贵的船舱空间,陛下能不能少装点粮食回来?”

“不行!”朱瞻基断然拒绝了王景弘的请求,说道:“粮食必须按照比例进口,就算是不赚钱也要购买,直到大明国内粮食供应彻底的安全。”

王景弘也是纯粹觉得海贸这样的利润,运送粮食有些亏得慌,还不如将粮食换成其他更挣钱的东西,卖了货物再从大户手里买粮。

而朱瞻基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安全,一旦他开始与士绅正面对决,士绅一定会收紧粮食的交易,只要他们不卖粮,指望普通黔首百姓,手里哪有多余的粮食,他可不想让京城缺粮之事再重演。

既然皇帝坚持一半运输船舱装载粮食,王景弘也不坚持,赶忙点头应是。

朱瞻基看着海面上层层叠叠的帆影,对身后跟着的勋贵说道:“虽然还没见到实际的利润,相必船队在上海时就已经知道自己挣了多少钱了吧!”

勋贵们早已知道了自己家的船出去一趟的利润,不禁感慨道:“陛下!臣等以前鼠目寸光,只知道在土地上索取,依靠着压榨佃户牟利,一年到头落下个个刻薄的坏名声,几万亩地能有个万两左右的收益就已经是邀天之幸。

如今跟着陛下出海,一年往返一次纯利就是一两万两,而且用人还少,还不用盘剥百姓背上恶名。

臣等私下商量决定将土地交给陛下,由陛下定夺土地的使用,不过这些土地的产出请陛下优先让臣等采购。”

朱瞻基哈哈大笑道:“你们土地就是你们的,不过朕对你们有一个要求就是所有的土地必须纳税,不得有任何的偷逃税款的行为。”

宁阳侯陈懋大声说道:“陛下!臣等愿意交税,但是这税臣等不会交给朝廷,那些酸儒臣看不上,他们的地不交税,臣的地凭啥给他们交税。”

陈懋这话一出,后面跟着的文官脸当时就绿了,这话说的直接将文官的脸打的啪啪作响。偏偏文官们还做声不得。

勋臣现在跟着皇帝根本就不靠土地收入,可是文官们不同,他们收入的大头都在土地上。当然也有一些商业上的收益,这些收益还要给皇帝交税,若是土地再交税,老爷们的富贵日子还有吗?

所以勋臣们叫嚣土地交税只交给皇帝,不交给朝廷,文臣们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朱瞻基虽然心中赞同陈懋的话,可是作为皇帝却不能如此表态。只能呵斥陈懋道:“宁阳侯不得无礼,文武一左一右乃是朕的左膀右臂,阴阳调和才是治国之道,不得挑动文武对立。”

陈懋大咧咧的拱拱手道:“是!陛下!臣晓得!”

嘴里说着晓得,可是却没有一点儿收敛的意思,朱瞻基也装作没看见,任由勋臣对文官挤兑。

这时候粮船靠上了栈桥,开始了卸粮作业,为了节省空间,多装一些粮食,粮食在船舱中都是散装,现在从船舱向岸上卸粮,就需要将粮食装入麻包,再搬运到栈桥上由岸上的劳工运输到码头上的仓库里存放。其中一部分直接卸载到漕船上直接运进京城,交由皇家粮业售卖。

卸船的主力是从武定州整体行军过来的汉王卫队俘虏,也有一些附近前来码头打工的百姓。

宣德大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三国:开局十万棵梭梭树 连载中
三国:开局十万棵梭梭树
张呀呀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三国:开局十万棵梭梭树】人在三国,开局十万棵梭梭树,种树就可以变强!马休:说实话,为了这些梭梭树,我真的操碎了心。本书也可以叫做《三国版蚂蚁森林》。可恶,那只羊,不要啃我的梭梭树!飞卢小说网提醒您:本小说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1.4万字5个月前
煤啸 连载中
煤啸
编剧老万
民国初年,经历了五百多年辉煌的晋商逐渐走向没落,保矿运动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外经商的晋商们开始回归甚至逃难。逃难途中被图财害命的童年兄弟乔虎和乔龙,大难不死,在晋北乔村被村民拯救,从而安定下来在这里成熟长大。哥哥乔虎是个经商和医学奇才,弟弟乔龙是个武学奇才,乔村与李家峪煤矿相距不远,注定了兄弟俩与煤矿息息相关的坎坷命运,从而引发了爱情、家庭、土匪、黑帮、抗战等家国情仇的传奇故事。
103.0万字5个月前
大明首辅从庶吉士开始 连载中
大明首辅从庶吉士开始
坐小孩那桌儿
嘉靖二十六年,明朝廷内阁的元辅还是由夏言担任,严嵩、徐阶、李春芳、高拱、张居正、胡宗宪、陈洪、孟冲、冯保等一众文官阉臣都将粉墨登场,一场又一场的政斗、宫斗正在酝酿。 一个来自数百年后的灵魂,毫无征兆寄宿到了山东青州府的一名儒生,面对最卷的一年科考,他该如何走自己的仕途之路? 又该如何挥动手中的鞭子,狠狠的鞭打这病入膏肓的大明?
新书4个月前
贞观膳 连载中
贞观膳
缘佐
公元619年(武德二年),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诞下了嫡长子。取名李承乾,字高明。 贞观十六年(642年),试图暗杀李泰失败后,联合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集,图谋不轨,事情败露。在唐太宗的苦心保全下,废为庶民,流放于黔州。 公元2020年,阎泽因一场交通意外,灵魂穿越到唐朝,附身庶民李承乾身上……
8.8万字4个月前
唐藩 连载中
唐藩
小行天
特种兵李安之在一次营救任务中与搭档一起被对方的迫击炮击中,醒来后穿越到了唐朝元和宪宗时期并被昌黎先生救起。适应过来的李安之决定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中唐时期,尽自己的努力,恢复那个“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的时代,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了光王,也就是后来的唐宣宗。
92.0万字4个月前
盛唐风月 连载中
盛唐风月
府天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开元四年,大唐帝国如日中天,京兆长安恰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都市,没有之一。姚崇、宋璟、李白、王维、张旭、吴道子、颜真卿、公孙大娘、裴旻、..
97.5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