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解释道:“一月前,圣人敕令京中诸寺捐钱献粮,安稳灾民,辅助朝廷施粥。青龙寺便派灵澈上人前往主事。奈何诸事繁杂,且有李京兆私吞赈银。”
刘禹锡气呼呼得又道:“灵澈上人与李京兆直言理论,为其所恶。青龙寺僧人也嫉灵澈上人之名望,诬陷其私吞寺中钱粮,指证他中伤官员、辱骂朝廷。灵澈上人这才含冤下狱。”
李宁听了这件事的始末后,也气氛京兆尹李实做得太过分,于是道:“这李京兆竟无此胆大妄为,随意构陷高僧。”
刘禹锡也附和道:“李京兆苦京师百姓久矣,奈何圣上识人不明,屡屡纵容。”说完似乎觉得有些无礼,最后一句声音略降。
随后,李宁问刘禹锡道:“刘御史可曾施救过?结果如何?”
刘禹锡叹了一口气道:“近日来,我一直为此事奔波,奈何刘某官小,人微言轻,多次求见李京兆不得。礼部权侍郎曾与灵澈上人有旧交,数日前,我曾去拜访,请其相助。”
李宁问道:“结果如何?”
刘禹锡苦着脸回道:“权侍郎答应尽力相助,便去与李京兆交涉。前日,权侍郎对我言,人证物证俱在,李京兆不肯放人,只得另想他法。”
李宁不解得问:“还有人证物证?”
刘禹锡回答道:“自然是青龙寺僧人妒忌灵澈上人,这才作伪。那青龙人僧人又花钱收买一难民,指证灵澈上人盗取金钱。至于物证更是可笑,灵澈上人只是寄居寺内,房舍自然能被寺中僧人轻易进去,那脏银定是青龙寺贼僧人所放。”
李宁给出建议道:“刘御史身为监察御史,有检举百官之责,何不上书陛下?”
刘禹锡回道:“我本就想如此,奈何李京兆早已将此事上禀,引得陛下龙颜大怒。不然,此事也不会如此难办。”
李宁一听,皇帝已经间接定性,确实不好办了。他思考良久之后,对刘禹锡说道:“如此看来,此事只能请青龙寺德高望重之辈,主持公道,惩治寺中恶僧,还灵澈上人公道。”
刘禹锡听后更是气愤大呼道:“那青龙寺门僧颇为可恶,我前去拜访惠果法师,竟不让我进去,气煞我也!”
我在中唐当皇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