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唐当皇帝
超小超大

第096章 真猛士顶撞上司 (3-1)

李宁在顾府用过午膳后,便和一群人去茅山游玩。

茅山林泉秀美,环境清幽,是修身养性之福地。太平观和火浣宫都是奉旨建造的道观,香火旺盛。上山之路修有石阶,四周都是苍翠碧绿的竹子。

李宁一行七人,四名孩童,爬山倒是不快,一个半时辰才到火浣宫紫阳观,中间歇了数次。

唐肃宗至德年间,茅山道士在积金峰东岭的紫阳观基础上兴建火浣宫,规模极大。

资治通鉴中言:“肃宗、代宗皆喜阴阳鬼神,事无大必谋之卜祝,故王屿、黎幹皆以左道得进。”

紫阳观是目前顾况挂名之道观,门前道士对顾从善颇为熟悉,把他们一行人都迎进道观,好生伺候。

顾从善问一端茶奉水道士:“华阳仙师可在观中?”

顾况确实皈依道门,自号“华阳真逸”,命令亲友都只能称呼他为“华阳山人”。

麻衣道士回道:“华阳仙师此时不在观中,应与洞真仙师在华阳仙洞附近潜修。”

茅山素有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称。第八洞天之名便是根据华阳仙洞而来。

华阳洞天是一处天然石灰溶洞,共有东、西、南、北五个洞口,也称五便门。五个洞口三显二隐,相互连通,据传说深数百里。

紫阳观之南百米,就是西便门华阳洞。李宁一行人歇了半刻后就去了华阳洞。

有一小道士告知他们:“两位仙师刚去洞内打坐。”众人便跟着小道士去了华阳洞。

远看洞口颇大,让人感觉极其神秘。开始空间很大,与普通山洞并无区别。但里面曲折幽深,仅供两人并排通行,但道路平坦,有人工凿刻痕迹。

小道士打着灯笼,带李宁等人来到华阳山人顾况打坐之地。走了大概百米,突然洞内变大,内有石床、烛台。

石床上有两位打坐老者,皆白发白须,颇有仙风道骨之感。

顾从善恭敬得对他们道:“拜见洞真仙师、华阳仙师。长安赵侍郎、权侍郎有书信前来。”他接着把拜帖呈给其中一位胡须稍短的老者。

李宁明白这人便是天下文魁顾况。顾况身着蓝色道袍,头带紫金发冠,颇有气质。

他又看了看顾况旁边一位老者,虽然很苍老,但神态安逸,很像仙人。

顾况看过信后,对顾从善道:“我已知晓此事。”说完他起身扶起旁边老道。顾况和洞内另一位中年道士扶着老道慢慢走出了华阳洞。

李宁暗道:“能让顾况搀扶之人,必是茅山宗师之首洞真先生。”

洞真仙师,原名黄洞元,乃是茅山第十五代宗师,如今已有九十四高龄,堪称活神仙。

他早年游历茅山,与李含光亦师亦友,后在武陵桃源观、庐山紫霄峰修道多年。晚年拜韦景昭为师,传承茅山宗师之位。

黄洞元集“北帝派”与“三清派”两家之长,在世时已被李宁曾祖父皇帝李适亲自赐号“洞真先生”。

“先生”是道教大能宗师死后才能获得的谥号尊荣。黄洞元成了继建造火浣宫的李含光之后第二位生前赐号“先生”之人。

顾况十余年前就是拜在黄洞元门下,修习道术。黄洞元亲自传给他一道强身健体之术,延年益寿。

唐朝时茅山在道教地位数一数二,据传是因为有一长生道法。顾况因此隐居茅山。

第十代宗师“升真先生”王远知,寿一百二十六岁。第十一代宗师“体玄先生”潘师正,寿九十七岁。第十二代宗师“贞一先生”司马承祯,寿八十九岁。第十三代宗师“玄静先生”李含光,寿八十九岁。第十四代宗师“贞元先生”韦景昭,寿九十二岁。

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均是皇帝亲奉之国师,地位无比尊崇。

顾况隐居茅山几年后,他第七子顾从真,十七岁便去世了。与此同时,年近七十的他竟使继妻怀孕,当真是龙精虎猛。终于在七十岁时生下幼子顾非熊。

李宁出华阳洞后顿觉舒爽,洞内虽然无比阴凉,但还是外面空气清新。

我在中唐当皇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从我的团长开始崛起 连载中
从我的团长开始崛起
造作凡人
王飞穿越进入了《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世界,且拥有了人体改造系统。 死啦死啦、孟烦了、迷龙、要麻、不辣、豆饼、康丫、阿译……这一群鲜活的人物出现在他的眼前,他要成立自己的川军团,一个敢打敢拼、攻必克战必胜的王牌团!
95.9万字5个月前
奋斗在沙俄 连载中
奋斗在沙俄
马口铁
穿越成为落魄沙俄大公一路逆袭成为最伟大沙皇的故事。
546.7万字4个月前
中世纪崛起 连载中
中世纪崛起
闲闲小知
魂穿中世纪,徐图再起。 中世纪、类架空、慢热型、合理爽。 从彷徨苟活的森林猎人到乱世立锥的平民小官;从充作炮灰的见习骑士到立功授勋的军事新贵;从因战恢复男爵位到由谋册封子爵衔...... 且看现代职员如何附身落魄小贵族徐徐谱写一幅别样的中世纪史卷。
7.5万字4个月前
我和李白是同学 连载中
我和李白是同学
大强67
一个现代人魂穿到唐代和李白成为同学,从此文豪身边多了个有趣的灵魂。而李白的生活也有了许多的改变。
160.8万字4个月前
史上最稳太子爷 连载中
史上最稳太子爷
青灯说书人
我爹是开局一个碗,结尾打下全天下的洪武大帝朱元璋,我娘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贤后马皇后,我老丈人是可将十万兵的开平王常遇春,我老师是可比萧何的开国第一文臣李善长。 我还有个二弟,要吃尽天下美食,搜罗天下美人。有个三弟,要汇通天下货币,广纳天下奇珍异货于中华,掌天下之财脉。有个四弟,能征惯战,于大漠追亡逐北,扫穴犁庭,更放言天下敢有不臣者,皆当诛之。还有一个五弟,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平生更有志向:考古
109.2万字4个月前
大唐孽子 连载中
大唐孽子
南山堂
熬了个夜,李宽回到大唐,成为了李世民的二儿子楚王李宽。 “你说什么,你确定这诗是那个孽子写的?” “确认过了吗,这个镜子是那个孽子发明的?” “真的假的,这个千里眼又是那个孽子发明的?” “炼钢术,这个孽子什么时候会这些了?” “蒸汽机是什么东西,为何朕从来没有听过?” …… 李宽在“全才系统”的助力下,带着大唐提前走上了遇神杀神,遇鬼杀鬼,殖民全球的道路……
565.3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