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为了达到铁的融化温度,炼钢炉的炉口一般是用泥巴密封起来。李宁看出此法的不妥之处,虽然保持了炉内高温,可缺少氧气,熔炼速度反而不快。李宁改用涂泥的草鞋遮盖炉口,使得氧气可以进入,大大加快了熔炼的速度。
李宁改进了一些小技术,如愿地炼制出了大批的优质钢铁。
李宁首先炼制了一批轻薄的铁锅,代替了原来的铜锅,随后又打造了许多锋利刀具。李宁的母家之人,本是以制造弓矢箭羽为业。他又提供了箭头所用之铁,使其极为锋利,穿透性极强。剩下的钢铁,李宁便卖给了朝廷,快速挣了很多钱财。
李宁赚取了巨额钱财,自然也会献给皇帝李适一部分,不然他害怕皇帝猜忌与他。幸好,李宁宫中还有俱文珍帮他顶着,不断为其回护。
此时的俱文珍算是和孙荣义彻底对上了,二人常常比拼谁献得的“进奉”多。但每每都是有李宁支持的俱文珍胜出,极为受皇帝李适宠信。
长期大肆敛财很快充实了李适的私人小金库,皇宫之内奢靡之风也渐起。
话说“安史之乱”和“奉天之难”都让大明宫饱受战乱,损坏严重。忙于平乱的肃、代二帝无暇顾及大明宫的修缮。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大唐财政窘迫、国库空虚,无力承修浩大工程。
李适继位后,国家财力状况才有所好转,又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大唐恢复了昔日的繁华。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年初,自信心爆棚的李适决定修缮大明宫。
作为国家象征的含元殿迎来大修,前后历时一年多,耗费巨大。大明宫其他的宫殿也不同程度的修缮一番,又在太液池新建了不少亭台廊院,麟德殿前的会庆亭就是此时增建的。
以李适爱财如命的性格,修缮大明宫,自然要天下人一同出钱。每个宫殿修建时,他就又可以广明正大的加收一项“进奉”了。
我在中唐当皇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