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个阳城就是那个敢以死劝谏的阳亢宗,被李适贬到国子监教书来了。他任国子监的四年中大力整顿国子监,一改国子监懒散骄纵之气。但阳城愤世嫉俗的性格,还是会上奏朝中不平之事。
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右神策护军中尉霍仙鸣病重,皇帝李适又是赏他宝马方便出行,又是命僧侣为他祈福,惹得朝臣不满。当时李宁的老师赵宗儒是宰相,上书弹劾了此事竟被直接罢相。
阳城有一个学生薛约,也继承了他狂躁直言的性格。身为监察御史的他也上书弹劾宦官跋扈,皇帝纵容小人,罢免忠厚宰相。这自然惹恼了李适,薛约被贬连州一偏远县尉。
薛约出身河东薛氏旁支,清贫刚正,做官没几年就被岭南蛮荒之地。阳城身为他的老上司,得知后便立刻在他被贬路上拦截,与他饮酒诀别。阳城哭泣着送他的学生一直到郊外才分离。
皇帝李适听说后,认为阳城结党罪人,也把他贬为道州刺史。国子监学生王鲁卿、季偿、何蕃、李谠、欧阳詹等二百七十人在大明宫外伏阙上书,请求留下阳城。
阳城曾经带着官员到延英门劝谏,让大明宫的门吏吃苦不已。这些没有官身的国子监学生遭到了拦截,连大明宫都没进去,上书也没有送达。后来欧阳詹联名四门馆的学生上书为好友韩愈求官,也没有送达。
韩愈在四门馆发现了很多人才,可以说是直接继承了挚友欧阳詹教学育人之功。他看着好友在四门馆教育了众多人才,心里敬佩之意油然而生。
而这些人才中有不少真才实学之辈,今年就要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四门馆这么多名生员,年年能考中进士之人却寥寥无几。欧阳詹接任的将近三年中,四门馆二次科考均无一人高中。
所以,欧阳詹生前一直希望四门馆能出个进士。韩愈被好友深深感动,于是给昔日的好友陆傪写了一封信与祠部陆员外书,推荐了十位有才之士,分别为:侯喜、侯云长、刘述古、韦群玉、沈杞、张宏、尉迟汾、李绅、张后余、李翊。
这十人中侯喜、侯云长、李翊是韩愈的学生,韦群玉是太学生,其余均是四门馆学生。
陆傪和韩愈昔日有些交情,他现任祠部员外郎,为今科通榜,就是进士考官之一,负责辅佐知贡举的主考官中书舍人权德舆。
在陆傪的帮助下,这十人中的四人尉迟汾、沈杞、侯云长、李翊高中进士。
我在中唐当皇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