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汉阳王宫内,能抽出身的文武官员全部汇集在政务厅会议室。当然,实际上大多数是文官,向承汤永等一批高级将领还因为疫情,在新城待着隔离呢。将领里到场的也就罗回、封宣几个校尉都尉。
不过问题不大,战争已经告一段落,这场会议要讨论的是战后的恢复发展问题,让他们来旁听,更大程度上是表达尊重。
没人指望这群将领能在内政上提出什么绝妙的意见。至于汤永……那家伙现在种地也是一绝,不输老农,不能以常理度之。
至于文官缺席的,只有许彦这个倒霉蛋了。不过自从汉阳世家倒向刘初,汉阳国不再缺少治理人才之后,许彦就开始向军方靠拢,也算是半个军方的人。刘初也没打算给许彦安排什么任务。
“对汉江蛮的战斗已经结束了,战略目的已经达成,汉阳国目前已经没有了外患,可以专心发展了。”刘初坐在主坐上,看向下方的群臣:“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还请诸位认真处理政务。一些小的瑕疵我可以不管,但谁要是敢出大纰漏,别怪我不留情面。”
丢下这句话,在场的所有人表情立刻严肃起来。任谁都能听出刘初语气里的认真。这时候要是办砸了事,恐怕会被刘初狠狠收拾一顿。
“第一件事,我曾经承诺过,要给战死的士卒修建一座英烈塔。”刘初看向袁昭:“图纸材料可都准备妥当?”
“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储存的材料足够修建两个英烈塔,至于图纸,甚至有工匠将一些细节绘制了三视图。只待劳工到位,就能立刻开工。”袁昭立刻回道。
“好。”刘初眼睛一亮。
“可大王,现在劳工数量不够啊。少府目前可以抽调的,只有两千个蛮子奴隶。如果能抽调力役……”袁昭说着,头低了下去。
在灾年抽调力役,管饭的徭役可以有效降低农民的生存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徭役本身就是个好词。
兵役自然不用说,抽调兵役,时日动辄以年计算,一抽兵役,就代表着家庭缺失劳动力。如果爆发战争,搞不好人直接就没了。
力役也分季节,秋收前的力役同样会让农业缺失劳动力。秋收后抽调力役,则会打击农民的副业。
本质上这是个极其扰民的政策,是统治者强迫平民进行的无偿劳动。
这也是刘初选择异族奴隶制的原因之一。把痛苦丢到蛮子头上,让奴隶将苦活累活危险活包揽,劳动力需求缓解,本国百姓自然就会轻松一些。
“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刘初扫视一圈,发现这些人眼里全都是赞同之色。
“中仁,汉阳国刚刚经历大旱,又和蛮子大打一场,再征发徭役的话……”刘初皱起眉头,所有人都同意徭役,这倒是他没有想到的。
他是打算用招工的方式来解决劳动力问题的,工钱日结。这样有空闲时间的农民自然会来工作获取报酬,没时间的人也不用担心被工程影响。
只是群臣的反应……只能说大晋的本质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了。他们考虑的只是资源的消耗,甚至将百姓也当成了工具。
“今年并非灾年,府库的粮食还算充盈,还有游氏商会支援物资,征发徭役完全可行。”袁昭又补了一句。他身后的李云还跟着点头。
倒是张著,这老狐狸看出刘初的表现有些不对劲,没有反应。
“孟廉,给你一个月时间,修改现有的律法,我要以雇佣代替徭役。以后建设工程需要招募人手,必须以钱财或者物资结算工钱。”刘初看向狄洪,命令道。
“诺。”狄洪应声,随后开始向刘初询问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他可不管这样是否会耗费钱财,他只知道这是仁政,然后制订法律就好了。
李云刚想站起来说些什么,却被张著拉住了袖子。
“你干什么?大王这做法实在是太过挥霍,若是真的事事都这么办,得浪费多少钱财物资?国库经得起这么用?”李云盯着张著,小声道。
“你拦得住大王?”张著看着和狄洪聊得火热的刘初,声音愈发小了。
我真的想要造反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