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好像也没什么需要自己帮忙的啊?
贞观三年能有啥事?好像就一个玄奘法师西行而已,总不可能是让方寻陪他去吧?
方寻又不是姓孙的,而且李世民一开始也没同意玄奘去印度啊。
就在方寻苦思不解时,一个名字跳出了脑海——张公谨。
“行,我明天便启程。”
贞观三年代州都督张公谨列出六条理由,建议李世民出兵讨伐突厥。
第一,颉利国内政局混乱。
第二,薛延陀等部叛离。
第三,突利、欲谷设等都对颉利有怨言。
第四,突厥之地遇灾,粮食缺少。
第五,颉利亲近胡人,而胡人容易反叛。
第六,汉人在突厥的很多,唐朝出兵,他们必定响应。
李世民也是听从了张公谨的建议,让他和李靖发兵突厥,最后大胜而归。
这次招方寻去长安,应该就是想听一下他的意见。
方寻之所以选择明天就启程,就是他不赞同出兵。
现在大唐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全力发展商业、农业和民生,让百姓安居乐业,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而不是为了周边小国大动干戈。
再说了,大唐的目标是征战四海,扬华夏神威。
让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皆为大唐江山!
至于周边的小国,不是说不用收服,而是根本就不用大动干戈,太掉价了。
对于突厥,完全可以兵不血刃就能让他们世代臣服。
所以没必要在目前这个发展阶段,去劳民伤财的发动战争。
任明飞抓起麻绳往手掌上绕了两圈,说到:“那我先把这他们送去官府了,我目前住在城中的归一阁客栈天字一号客房,明天你来找我,我等一同回长安。”
方寻点了点头,说到:“行,明天一早我来找你。”
两人分别后,柳婉凝还没从震惊中缓过神来,方寻打趣道:“怎么,看上对方了?”
“说啥呢。”柳婉凝没好气道:“我只是在奇怪你的身份,一个里宰竟然会受到圣上的召见,这太匪夷所思了。”
你说要是圣上赏识方寻,也不不至于只让他担任一个小小的里宰。
要说不赏识,也不可能会让人传话召见,相商要事。
这怎么想都想不通。
方寻:“你还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走,回家吧。”
如果柳婉凝知道方寻是自己放弃任官于朝廷,选择留在百越当里宰,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气死。
盛唐:帝国的崛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